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社保缴费负担的轻重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个人的福祉、社会的安定,也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能否顺利转型。在教育、住房、医疗等需求的共同压力下,缴费家庭的储蓄率会进一步提高。因此,降低缴费负担对于拉动内需、助推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新年伊始,各地上调社保缴费基数的规定陆续出台。而对这一每年的"规定动作",今年的舆论反响似乎特别强烈,来自于公众和媒体的质疑与批评不断。究其原因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背景下,缴费基数的提高与公众负担的降低预期完全背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居民储蓄率水平一直居于高位,并且保持了持续上升的势头,同期的住房价格也快速上涨,为买房而储蓄是储蓄率上升的一个主要动机。本文利用2011年房产税试点政策作为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首先估计了房产税对不同类型住房价格的影响,进而估计房价对试点城市的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我们发现房产税对住房市场产生了结构效应,由于此次改革对不同类型的住房设定了不同的免税方案,因此在大面积住房价格下降的同时,试点城市小面积住房价格反而上升;这种结构效应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居民储蓄行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我们发现试点城市低收入阶层的储蓄率因此增加了0.9个百分点,并且我们还发现低收入群体主要是通过压缩衣着和交通通信支出,来提高其储蓄率水平。因此,本文不仅验证了住房市场对中国高储蓄率的贡献,还揭示了房产税改革带来的收入分配效应。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民族地区银行信贷对资本形成的贡献仅次于自筹资金,居第二。这表明银行信贷已经成为推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的重要力量。因此,要提高民族地区的资本形成能力,必须从发展银行信贷入手,克服民族地区银行信贷存在的“资本积累不足、资本运用机制不健全、信贷风险大和信贷辐射面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继瑞  刘希 《四川省情》2008,(12):18-19
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人们开始担心,次贷危机会不会进一步恶化,酿成全球危机?笔者以为,美中之间的经济互补关系势必使亚太市场调整强于风暴中心。美国的过度消费拉动了中国的出口,中国的高储蓄率、廉价产品支撑着美国的高负债消费。在次贷危机从美国  相似文献   
15.
吕松泽 《学术交流》2007,(10):75-76
我国长期的贸易顺差使外汇储备急剧增长,这已经成为经济、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造成的贸易摩擦及政治外交问题也不断攀升,所以,研究贸易顺差的产生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便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大庆社会科学》2005,(3):60-61
国务院副总理曹培炎5月17日出席了2005年北京《财富》全球论坛,并发表了题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经济共同繁荣”的演讲。曾培炎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的上升期。主要是,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市场潜力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高,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等等。为了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重点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数理模型证明,工作期时长与退休期时长的比率同家庭储蓄率呈减函数关系,当存在法定退休年龄时,预期寿命延长等效于减小工作期时长与退休期时长的比率,从而产生提高家庭储蓄率的效应.运用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预期寿命延长和收入增长对中国家庭储蓄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家庭储蓄行为存在很强的储蓄惯性和“增长倾斜”效应.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中国高储蓄率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家庭储蓄率以2010年为分界点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传统竞争性储蓄假说已不能解释这一现象。从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开展的实证研究来看,竞争性储蓄仍是造成中国家庭储蓄率偏高的重要原因,但性别比失衡并不是引发竞争性储蓄的唯一因素,婚姻意愿则是影响竞争性储蓄动机从而影响家庭部门储蓄率的深层次原因,全社会婚姻意愿的下降为2010年以后性别比上升与家庭部门储蓄率下降并存的现象提供了一种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一个两期的世代交叠模型入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储蓄和社会养老保障支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GMM模型对我国2000~2008年地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人均居民储蓄滞后项对基期储蓄的影响作用较大且高度显著;当期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居民储蓄的影响为负,上期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居民储蓄并没有显著影响。第二,人均养老保障支出滞后项对当期人均养老保障支出影响作用较大且高度显著;当期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养老保障支出有促进作用,而上期老年人口抚养比抑制了人均养老保障支出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叶祥松  胡剑峰 《创新》2010,4(5):61-64
储蓄率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影响经济增长率的重要变量,大量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基于中国1978~2008年间的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分析储蓄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是储蓄率的Granger原因,但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因此,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应当放在启动消费上,适度改善投资结构,加强对可贷资金的引导和规范,保证储蓄向投资转化渠道的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