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56篇
  免费   361篇
  国内免费   121篇
管理学   1616篇
劳动科学   32篇
民族学   174篇
人才学   565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4407篇
理论方法论   819篇
综合类   8493篇
社会学   1231篇
统计学   94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85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500篇
  2014年   898篇
  2013年   794篇
  2012年   927篇
  2011年   1147篇
  2010年   1003篇
  2009年   1211篇
  2008年   1386篇
  2007年   1048篇
  2006年   949篇
  2005年   893篇
  2004年   867篇
  2003年   835篇
  2002年   739篇
  2001年   655篇
  2000年   531篇
  1999年   313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科学精神是科学认识主体的内在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科学精神的本质是实事求是,即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63.
《职业时空》2005,(3):12-13
"系统思考是一种方法论,任何问题都要系统看待,不能脚痛医脚,"与彼得·圣吉同为系统工程学背景的联想集团副总裁、首席知识官张后启曾仔细研读过《第五项修炼》,并认为系统思考的方法论对他的职业生涯大有帮助。张后启介绍说,在联想,也一直在强调系统思考、统观全局的思维。"老柳(柳传志)有句名言,钉钉子不能光一个钉子钉到底,每个钉子都要敲几下,不能光补一个短板。"张后启认为,对联想这样快速发展的企业,系统思考的思维尤为重要。彼得·圣吉认为,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石。工业社会中片段看事件的恶习,降低了人们整体观照的能力。所谓系统思考,是学习深入了解因果互动与变化间的关系,藉以更有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连续报道与记者动态思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动态思维是连续报道中的主导思维。在连续报道的采写实践中培养动态思维,动态思维也能够促进连续报道的进行,两者相辅相成。关于连续报道中如何培养和运用动态思维,笔者提出:宏观上择优选取重大题材,微观上悉心处理;不辞劳苦,深入现场,为思维的流动提供动力;细致观察.以独特的人文视角发现和捕捉事件发展过程中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65.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纵观平时布置的预习作业,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常被学生视为包袱,做作业敷衍了事,毫无个性和创造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改革作业设计,开放作业形式,让预习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园地。  相似文献   
66.
论创新教育中的主体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理念,开展创新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如何认识学生的主体因素,激发学生创新的心理动力,完善创新的知识结构和思维品质,增强创新的能力技巧,这是推进创新教育取得成效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67.
创新意识和思维方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说,经济增长并不是由于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增加所引起的植物性增长,而是创新所引起的增长。20世纪以来的100年,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同时也是社会变革最为迅速的时代。科学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促进剂,社会创新同样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必须研究创新和创新思维方法的诸多方面,不断地用智慧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产生新的思维方式和框架。在自由的思考之中,我们才最有可能产生创新。  相似文献   
68.
撷取中华先哲思维艺术和逻辑遗产的精华,引出对今人思维表达有益的借鉴,是中国逻辑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探讨中华先哲思维艺术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9.
儒家社会和谐模式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传统社会和谐理论中,儒家的社会和谐模式论居于主导地位。儒家社会和谐模式论可以概括为一个“一二三四”的模式:中和———社会和谐的核心;仁与礼———社会和谐的两大纲领;养均齐———社会和谐的三大基石;君本论、官本论、民本论、农本论———社会和谐的四大支柱。儒家的社会和谐模式论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0.
钱学森创造性地提出人类思维的第三种形式是灵感思维,并且认为灵感思维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形式之一;在继承和总结前人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科学、心理学、哲学、美学等多方面对灵感思维的研究,认为灵感思维是显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作用,探索灵感思维应通过心理学、微观学、模拟学三种途径。钱学森对灵感思维的建树,使人们对灵感思维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