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83篇
  免费   848篇
  国内免费   205篇
管理学   2897篇
劳动科学   202篇
民族学   892篇
人才学   841篇
人口学   96篇
丛书文集   10069篇
理论方法论   1627篇
综合类   17749篇
社会学   2382篇
统计学   281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76篇
  2023年   679篇
  2022年   691篇
  2021年   789篇
  2020年   678篇
  2019年   663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476篇
  2016年   597篇
  2015年   1044篇
  2014年   1946篇
  2013年   1738篇
  2012年   2094篇
  2011年   2394篇
  2010年   2130篇
  2009年   2366篇
  2008年   2827篇
  2007年   2209篇
  2006年   2027篇
  2005年   1872篇
  2004年   1858篇
  2003年   1847篇
  2002年   1671篇
  2001年   1340篇
  2000年   1005篇
  1999年   530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朱承  Luo Yan 《孔学堂》2022,(4):40-48+148-155
祭公谋父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德治与礼教,他主张“耀德而不观兵”的治理思想,反对滥用武力,主张推行修德、利民和文教的治理策略。在礼治天下的问题上,他主张依照先王所定下的礼制制度来构造依礼和谐的天下秩序。祭公谋父的政治思想中蕴含了共同体意识,他将天下看成是一个有中心、有边缘的差序格局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和平发展是最为重要的价值,亲亲尊尊是保证秩序稳定的伦理和政治原则,而尊重传统、尊重礼制的普遍共识,对于解决共同体成员的分歧来说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62.
63.
64.
黄力平 《兰州学刊》2006,(10):100-101,128
执政意识是无产阶级政党在理论和实践上成熟的标志。执政前,执政意识的核心内容是夺取政权,执政后执政意识的核心内容是巩固政权,但巩固政权的意识必须要通过坚强有力的执政能力来实现。执政能力是执政意识实现的保证。  相似文献   
65.
清末民初,合族思想的勃兴与文学中的国家形象建构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二者在急速变革的历史文化场域之中同频共振、互为依凭。以合族思想为镜,可照见文学中国家形象的隐喻及指归;从文学中的国家形象出发,则可透视合族思想的进阶之旅。双重镜像互见之下,合族思想的曲折演变与国家形象的多维建构,共同构成了颇具意味的复杂纠葛和历史面相,揭橥了清末民初文学中隐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66.
在明清不断加强对内在边疆治理的背景下,广西很多瑶壮族群被纳入王朝的户籍系统,通过编户入籍,瑶壮族群由“生蛮”转变为熟瑶、熟壮,并在赋役制度方面逐步与民户趋于一致。又因文教普及政策的推行,瑶壮族群风俗、习性随之改变;加之瑶壮族群中通过就学、应试,走传统中国社会通过科举晋升道路而被授予精英地位的人不断涌现,因而这些编入户籍、赋役与民趋同,且接受文教熏陶的瑶壮族群逐渐被视为“与民无异”。最后,通过人口统计和汇总制度,那些被官方视为“向化”的瑶壮族群被统计和汇总为民户的人口数据,由此实现了官方对瑶壮族群由“熟户”向“民户”转变的制度确认。概言之,瑶壮族群从“生蛮”到“民户”的演变过程就是瑶壮族群逐步与民户一体化的过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实践。  相似文献   
67.
少数民族文物是实证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重要一环,是展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载体,是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的重要物证,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意义。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看,当前广西仍存在县级博物馆不重视少数民族文物的常态化搜集、市级以上博物馆缺乏征集古代民族文物的意识、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在征集过程中运用不充分、各级博物馆对民族文物的征集过于注重独特性等问题。因此,必须在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物征集的同时,转变文物征集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一是明确少数民族文物的时限与外延;二是坚持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的运用;三是注重少数民族文物的共性与时代性,以更好地发挥少数民族文物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68.
6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理论创新。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新时代民族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今后一段时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是民族工作的关键,其中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的完善与实施是民族地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需要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视角,深挖民族地区差别化经济政策实施的时代背景、现实条件,论证民族地区差别化经济政策实施的法理基础,探索民族地区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精准执行、监督检查等法治保障措施,推动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一道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0.
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全新景观,但与此同时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也日益突出。在克服和消解网络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中,建立网络社会伦理道德、尤其是加强网民的道德自律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面对此种窘境,以伦理见长的儒家哲学理应尽到自己的责任,如儒家所提倡的诚信原则、忠恕之道、交友之道以及修身自律等,通过现代性诠释和创造性转换,对于应对今天网络世界出现的问题以及加强网民道德建设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