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9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7篇 |
劳动科学 | 64篇 |
民族学 | 25篇 |
人才学 | 18篇 |
人口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369篇 |
理论方法论 | 57篇 |
综合类 | 614篇 |
社会学 | 59篇 |
统计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85篇 |
2013年 | 73篇 |
2012年 | 83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80篇 |
2008年 | 96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宗志平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本文对由创作动力学范畴演化为文本价值学范畴的“穷”而“易工”的中国古代诗学理论命题,作了心理美学的阐释,为这一古老命题向现代化转换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罗超华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3,32(4):93-96
崔与之曾“七辞参知政事,十三辞右丞相”,是南宋后期有名的贤臣.而他同时也作为一位文学家名世,有“岭南儒宗”之称,并开创了“菊坡学派”.嘉定十三年(1220)他奉旨入蜀,在蜀五年,政绩颇多.而他在这期间也间有诗作,惜现存不多.从仅存的蜀中诗来看,崔与之在蜀中交际颇广,时常与丁黼、李曾伯、洪咨夔等人唱和,而这也成为他蜀中诗歌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43.
武丽敏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2):1288-1291
晋商大院的影壁在艺术学及审美学上均有着独特的风格。譬如其常见的圆形、"S"形、弧形和涡纹等构图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的"合和"审美观;文字影壁折射出强烈的儒商情怀和其相关的审美追求;"四逸"、山水影壁中的道家美学思想是晋商宅院主人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相似文献
44.
45.
殷丽莉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143-144
工科学报的编辑排版工作是门艺术。掌握和运用这门艺术必须做到:体现严肃性,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体现规范性,确定统一的标准和模式;体现一体性,实现主体与形式的统一;体现创新性,不断总结排版经验。运用顺藤摸瓜法、金屋藏娇法、一次转换法、有错必纠法、成果共享法等方法,使排版工作快捷简便。 相似文献
46.
儒商的道德风貌及其精神文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琴 《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儒商是一种特定的职业承当者和人格存在,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他们不惟在物质文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他们给予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贡献也功不可没。儒商对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他们的道德风貌之社会价值上,这就是基于儒家的君子人格、以义利统一为内核、以业仁重贤和好色不乱为外在表现的道德风范。儒商在自己的商业人生中自觉地实践并表现着此一道德风貌,由此体现出特定的精神文明价值 相似文献
47.
48.
李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41-44
<伍子胥变文>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涵有儒家的本位思想、道教的术数观念、佛教的因果轮回观等,这三种文化在<伍子胥变文>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碰撞、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49.
周德全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和清世祖御注的<道德经>的共同特点是"化道为儒"或"化政为道",重在求"治道"而"非用其教".这种"政道观"始终用王道追求的"长治久安"的政治理想贬抑道教追求的"长生久视"的宗教理想,造成道教"盛衰每系乎时君之好恶",说明"神圣性"道教长期受"世俗性"王道支配左右是中国封建社会政道关系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50.
薛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5(4):22-31
奢靡世风之下的儒、商互动,建立在士人逐利、商贾求名基础之上,导致士商相混,界限模糊。这一方面促使郎署文人自觉不自觉地调整、改易着其写作风貌,以前多适用于上流社会的一些应用文体,很大程度上因之走向商贾、市井之家,逐渐普泛化、世俗化。另一方面,它又是“性灵”说的催生剂。同时,还使得一些郎署文人关注通俗文学,自觉参与到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样式的创作、刊刻、批评与传播过程中。这从内外两个层面,对郎署文学形成很大冲撞,致使其文学权力下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标志着晚明文学开始由以传统诗文为主的雅文学,逐渐向以小说、戏曲为重心的通俗文学转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