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76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28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564篇
社会学   6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现今 ,我们对东亚的美学如此寄予关心 ,是世界史的潮流所决定的。一般说来 ,这是对以往的西欧中心主义和以它为基础的普遍的本质主义或是以西欧为模式的亚洲研究的反思所致。比方说艺术史的研究 ,就超越了西欧进行构想而且事实上也是超越了西欧。另外 ,作为“艺术”而设定的概念和其分支的各个流派 ,比如说“书法”这一领域 ,就有历史上的、地域上的特性。在这一意义上 ,作为以西欧为中心展开的美学研究的补充 ,东亚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在这之上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亚洲的美学或艺术思想研究 ,是对我们自身文化生成的反省 ,与对我们自己所…  相似文献   
82.
近代以前的西方分权理论表现为混合政体理论,其本质是阶级分权,平衡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孟德斯鸠对分权理论的贡献是把自由与分权相联系,并具体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方案。三权分立只是现代国家分权模式的一种,它一般适用于内忧外患较少的国家。要实现真正的三权分立与制衡,局部的权力混合交叉是必要的。议会制国家事实上是议行合一。分权除了防止权力的滥用外,还能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3.
"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内容,就是实现从传统的旧的教育思想到新的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教育思想的转变。"当前,语文教育界的两个重要问题是语文素质教育和语文教育现代化。要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关键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4.
刘群 《学术交流》2007,(5):173-176
明代三教合一的思想蔚为风气,对士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便是当时社会思潮对士人生活渗透的结果。屠隆早年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积极入世,罢官闲居以后潜心佛道,过着参禅修仙的生活,但在其调和三教的论述中,儒家思想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他的儒学为“嘉谷”、佛道为“甘浆”的哲学思想在晚年的三部戏剧中有着透彻的体现。解读其戏剧作品和大量的佛道诗文,不难看出其三教合一的哲学思想及晚年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85.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即"两税合一",可改变过去两套税制产生的弊端,在国内形成一个公正、公平的税收制度,体现内、外资企业平等原则。本文就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前两套税制下的弊端,以及"两税合一"后对内外资企业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6.
基本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是我国医改的难点与焦点,将影响到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持续发展。本文对三种不同医疗保障管理体制从管理、运行等方面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力求找出最适合我国基本医疗保障管理体制的模式,为整合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职责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7.
彭慧珍  王钢 《阴山学刊》2004,17(5):56-59
《聊斋志异》中,已经出现了儒商的形象,这是文言小说的重大收获.儒商形象的基本特征是诚信为本的经商道德,义利合一的经商准则,诗酒儒雅的经商心理,科学理性的商务管理和回报社会的人文关怀.与此同时,下位性、官本位和农耕圈是《聊斋志异》儒商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88.
作为现代主义美学最初的理论 ,移情论体现出人们“自下而上”通过实验心理学探明审美心理的一种企图。浮龙·李以康德美学为起点 ,试图证明美不可能是存在于主体之外的事物本性 ,美只是人观察和解释事物时采取的一种主观方式。移情的发生归根结底在于不包含任何客体信息、不存在个体思想感情的普遍化概念 ;正是这种普遍化使得主体的活动被转移到客体继而成为客体的性质 ,即主客合一。移情是知觉在把握客体形状时一种不受干扰、平衡、稳定和持续的过程。进入人的意识并且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的是移情活动中生命力所发生的变化。浮龙·李通过生命力的变化以及人对这个变化的意识解释美感 ,因此 ,美感在浮龙·李的移情说中洋溢着对生命力的兴趣和肯定。但是 ,由于无功利前提 ,这个兴趣最后只能落在对人自身肌肉运动的意识上。人们批评移情论把移情的原始动力最终归结为器官的生理活动是损害了美的超越价值。  相似文献   
89.
孟子、荀子天人合一理论异同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到孟子得到了比较系统的阐发,荀子在“天人相分”的前提下寻求天人合一的途径,其天人关系仍属于天人合一的范畴。孟子、旬子的天人合一理论涉及到本体论、人性论、修养论等方面的内容,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其天人观的比较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其思想的内在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90.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内涵及教学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谌安荣 《云梦学刊》2004,25(6):91-93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它既是教学方法的界定,又是生活法的说明,同时又是“真知识”的源泉。从教学论意义上来说,“教学做合一”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教学,体现的是主体性的教学,同时又是创造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