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78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270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638篇
社会学   84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无主动产能否先占取得,这不仅是制度解释问题,更具有制度构建意义。中国现行《民法通则》《继承法》《物权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等就所有人不明的、无人认领的、无继承人的无主财产等归属问题皆做出了归国家或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规定,引发理论界争议不断。不论从立法抑或实践层面而言,既然先占取得在我国以社会习惯的方式获得了国家的默许,立法应肯认发现人、拾得人有条件地先占取得无主动产所有权。与此同时,亦应将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立法明定禁止先占的动产以及无人承受的动产遗产排除在先占行列之外。  相似文献   
182.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 ,一方因违背其依据的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 ,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 ,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它是一种新型的责任制度。从缔约过失责任的特点这一角度 ,对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予以阐述 ,对目前颇有争议的一些理论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以达到很好地理解和适用缔约过失责任 ,防止其不适当扩大。  相似文献   
183.
钓鱼岛虽只是弹丸小岛,却是两岸四地、海内外华人以致中、日政府纠缠难解的一个心结.自19世纪中叶,日本觊觎我国钓鱼岛主权以来,其侵吞之心始终未泯.总结日本染指钓鱼岛主权的依据主要有三,一是据先占原则取得;二是据《旧金山合约》以及《冲绳归还协定》重新获得了钓鱼岛主权;三是据时效取得.用现代国际法有关理论对日本以上三项依据予以剖析,一方面可以论证以上三者均背离了现代国际法之精神;另一方面亦可反证钓鱼岛自始至今即为中国之领土.  相似文献   
184.
亚轨道旅游合同作为新出现的合同种类,对应的法律适用原则需要满足该合同的特点所提出的具体法律适用要求,当事人意思自治在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受到该合同特点的影响,需要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做出限制的情况无法避免。在亚轨道旅游合同领域,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做出的限制应当是为确保其适用效果而做出的,其属于意思自治原则的自我调节功能。这种限制不应扩张到对当事人的选法对象做出具体限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5.
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三优三创"新时期江苏精神,对于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具有深远的意义。需要我们抓住推动思想解放这一前提、加强队伍建设这一关键、服务科学发展这一主线、提升人文素质这一重点,不断开创"两个率先"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6.
《老子》也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老子"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思想"就充分彰显出其政治理念:"慈"即慈爱天下的执政理念,旨在保障百姓的自由民主权利;"俭"蕴含节制自我欲望的内圣之法,意在提高为政者的道德修养;"不敢为天下先"意指谦卑自守的外王之道,传递了君民平等的价值观。老子的政治哲学是以塑造"至善"的执政者为出发点,不仅与现代"以德治国"理念相融相通,且与强调自由、民主、平等的西方政治哲学的普世价值也有会通之处  相似文献   
187.
日本殖民地摩登都市大连生成了诗刊《亚》,并孕育了日本现代主义诗歌的发生。摩登都市大连的"生活空间"和诗人们的"摩登体验",成为安西冬卫等《亚》诗人群诗歌创作的基础和文学的感性来源,他们的诗歌交织着的西洋、日本、中国等多重民族文化的葛藤,浸透着西方现代主义、殖民主义和日本传统文化的诸多特性。  相似文献   
188.
否定句的生成分为两个有意识的过程:首先确定"非"常态情况的先设,然后对这个先设进行否定。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我们以"活动动词"在同为过去时间的条件下,既可以受"不"否定,也可以受"没"否定作为分析的突破口,分别讨论了用"不"否定和用"没"否定的语义区别。用"不"是以主观断定或主观意志否定先设的,先设肯定信息与否定都表示对同一客观情况的两种不同主观判断,是静态的。用"没"是以客观事实来否定先设,先设肯定信息与否定分别表示对客观情况的描述,即先设和否定分别表示两种客观情况,都是动态的。  相似文献   
189.
亚西比德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军事谋略及其反复无常的行为都吸引着古今无数学者的关注。通过对亚西比德战争前后重要活动的研究,可见战争时期的雅典民主既成就了亚西比德荷马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也没有放弃对民主政治潜在敌人的防范。雅典民主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我们并不能把内战失败的责任归咎于雅典民主。  相似文献   
190.
"性命"的先后天划分以及"性命"、"神气"和"道"在理论上的贯通确立了内丹学境界的自足性。"先命后性"和"先性后命"依据谈论的语境不同各有两层含义。首先,"先命后性"是指从"命功"到"性功"的内丹修炼过程,"先性后命"在于强调修"后天性"在内丹修炼论中的基础地位,这是"先命后性"和"先性后命"的一个基本含义;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先命后性"和"先性后命"还分别对应着"先天性命"修炼的两种入手方式,即"由命而性"、"以命制性"和"由性而命"、"以性制命"的不同,这才是南北宗丹法的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