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2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39篇
理论方法论   117篇
综合类   855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范畴理论是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的核心,亚里士多德是这一理论的奠基者。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是关于是者的一般讨论,体现着逻辑学、知识学和是态学的统一,并且前两者又都奠基在是态学之上。由于诸范畴都是最高的属,对之只能进行列举,但列举不是随意的,而是体现了某种内在原则。  相似文献   
102.
随着贝叶斯理论的发展和计算机模拟等数值计算技术的提高,贝叶斯计量经济学开始迅速发展起来。文章在经典学派与贝叶斯学派比较中,简要回顾了贝叶斯计量经济学发展历程;并对面板数据中的贝叶斯方法的应用进行了举例。  相似文献   
103.
文章研究了带有正态分布SUR模型,采用Jeffreys的不变先验分析Gibbs抽样方法和Direct Monte Carlo(DMC)方法,计算了各参数的贝叶斯后验密度和未来值的预测密度以及其它相关的后验量,如后验置信区间等。通过模拟例子和建立了关于城镇、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的SUR模型,将Gibbs抽样方法和DMC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4.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等著作中,论述了道德的重要意义及其可能性,强调作为目的的人自由是其自身所固有的,自由意志是道德律令产生的根基和前提,它使人能够自觉地、能动地决定和选择,能够在道德领域自己为自己立法,从而使人既是立法者又是执法者.道德律令在善良意志中体现出来,使人能够为义务而行事,能够产生善行,从而无限提升人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价值.尽管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承诺了先验的善良意志的可能性而导致了难以回避的困难,但其独特价值却不但深刻影响和启迪了其同时代的思想家,而且20世纪的决定论者和相容论者也还在思考康德的论题.不过与康德相比,决定论者无法否定康德为自由意志问题设定的目的,而相容论者无法回避康德所设定的自由意志问题的论证思路,从而分别显示了其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5.
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从怀疑论所揭示的自然认识的超越之谜入思,遵循直观明见性的原则,以向原初的经验视域回溯的最终奠基观念为引导,论证了先验还原的必然性。借此,通过先验还原的具体实行,开启了先验经验的研究领域。最终,在经验的视域结构的揭示中,凸显出现象学的世界问题性。  相似文献   
106.
长期以来 ,我们在批判唯心主义和各种错误观点时 ,存在着一种简单化的作法 :或者只把唯心主义宣布为“胡说” ,或者把错误观点只当作“异己”加以拒斥 ;对于其中有价值的思想和内容以及可借鉴的东西 ,或者没有留意 ,或者一概否定。这种片面的思维方法 ,如果我们对它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那么 ,它对于我们深化认识理念 ,提高认识水平 ,增强认识能力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07.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的理论特征:第一,非过程的永恒存在思想.这表现在它不能做到把事物看做一种处于不断生成中的过程性存在,而是看做"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它以获得终极真理为最高目标.第二,无转化的非此即彼思想.这表现在它看不到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相互生成与相互转化,因此,它把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等非此即彼地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08.
西方自苏格拉底—柏拉图到黑格尔两千多年间的哲学追问方式,就其占统治地位的方面而言,是以超感性、超时空的抽象概念为万事万物之根底的“在场形而上学”。现当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家们实行了哲学追问方式的转向,认为任何当前“在场的东西”都以其背后无限与之相联系的、“不在场的东西”为根底,无限的不在场者也是现实的东西而非抽象的概念。这一哲学新方向带来了对终极关怀的新理解:人生的最高意义和价值在于不断超越有限的在场,与不在场的无限性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9.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导言中曾经提出了“感性与知性的共同根”这一重要问题,但长期被忽视。实际上,感性和知性的共同根并非如康德所言“不为我们所知”,而是清楚明白地存在于我们心中,它就是先验想象力。先验想象力和生产性想象力、纯粹想象力是同一的,但与再生性想象力和先验统觉有显著区别,因为先验想象力是纯粹的自发性,不仅是感性接受性的自发性的根,而且是知性自发性的根,它在康德知识论中,甚至在他的整个哲学中都具有奠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尼采"上帝死了"(God is dead)的美学,借重酒神精神(Dionysus)及冲创意志(Will to power)的美学思考,籍抒 情风格与批判风格话语的心耕,谱写了酒神美学。酒神精神(Dionysian spirit)宛如一条红线贯穿在尼采整个美学的 始终,是其美学的基质与核心所在,浸蕴在其非理性美学和审美形而上学的建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