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6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443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 毫秒
731.
作者在江西都昌作寄生虫调查期间,从腹蛇体内采获绦虫1种,经鉴定为蝮蛇蛇带线虫[Ophiotaeniaakgistrodontis(Harwood,1933)],本种为国内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732.
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关系问题,历来存在“抑前扬后”与“抑后扬前”两种对立观点。从方法论上看,两者都注重于前后期之间的间断性,而忽视其连续性。事实上,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存在着明显的连续性,这集中表现为,对民主与科学的求索和宣传贯穿于新文化运动的全过程。五四后期发生的社会主义论战与科玄论战,便继续了五四前期对民主与科学的探索,拓展了它们的涵义,深化了人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733.
1923年爆发的"科玄论战"吸引了众多的思想家、科学家,许多中国科学社社员也参与其间,站在"科学派"一方.虽系"科学派"的阵容,社员们对科学的认识却不尽相同.他们在论战中捍卫科学,攻击玄学派,不乏偏激之语,但并未将科学知识绝对化,因而不能将中国科学社的科学宣传定位为"唯科学主义".  相似文献   
734.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1672-4860,CN11-4981/R,双月刊,大16开,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相似文献   
735.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1999年创刊,双月刊,主编王雅林,由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现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源刊。  相似文献   
736.
由中国科学计量文献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5版)已由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报告是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最大的文献资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6000余种各类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737.
冯桂芬继承我国纂修地方志的优良传统,晚年致力于纂修《苏州府志》,纂成一部别具特色的善志。同治《志》的特征:倾注了冯氏反对太平天国和裁减苏州赋额的主张。对于冯氏与太平天国的对立,似不宜作全盘的否定,而“记兵”所述,是苏州、上海及其邻近地区系统的太平军军事斗争简史。而对苏州府并及松汪府因赋的历史和现状的记叙,尤其是对当时赋税的种种弊端的揭露,独具胆识,勾勒了宋以来,着重是清代苏州赋税足以征信的历史。为俟后对明清时代苏州重赋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可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738.
“伪科学”一词存废之争的理性审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在《科普法》中是否应删除“伪科学”一词,之所以近来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争论热点,与这一讨论实际上聚焦了我国社会环境良性建设和学术环境良性建设中的诸多重大的冲突因素大有关系。如果“伪科学”问题值得法律关注,那么应当在《刑法》和《教育法》中进行设置,在《科普法》中出现匪夷所思。“伪科学”一词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常见提法,没有准确定义,一些新的科学理论最初也被冠以“伪科学”受到某种势力的打压而难以得到承认和传播。是“科学”还是“伪科学”更是法律所没有能力判断的,因此在法律中删除“伪科学”一词具有合理性。一是并不影响法律对以任何名义恶意欺骗的犯罪进行打击和惩罚;二是保持了法律的纯洁性和理性原则;三是维护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认识自由、思想自由和科学研究自由。由于科学认识理性尚未在中国完全建立,一方面有些人科学认识理性素质低下,对现代科学成果盲目质疑,幼稚地宣称有“最新重大科学成果”发现;另一方面有些人以打击“伪科学”为名,不自觉地对科学创新活动形成了严重的阻碍,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资源持错误的虚无化的态度,成为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只有培养公民的现代哲学认识理性和现代科学认识理性,才能够逐渐消除我国科学创新领域出现的这些低级现象,形成真正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使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得以尽快实现。  相似文献   
739.
《生命科学仪器》是在各级领导和众多专家学者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为配合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生命科学"而诞生的一本专业科技学术刊物,刊期月刊,刊号CN11-4846/TH,邮发代号:2-262,面  相似文献   
740.
本文试图从中国文化特质角度探寻科诨形成的原因.高度发达的诗歌艺术的挤压使戏曲形成了诗歌化的欣赏趣味,趋向雅化,并使戏曲产生重大的缺失.悠远的俳优滑稽传统则被作为争取观众,抗拒诗歌挤压,抵制雅化的必然选择.二者同时遇合于相对固定的戏曲形式,于是,科诨的产生就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