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965篇
  免费   2749篇
  国内免费   874篇
管理学   28654篇
劳动科学   1697篇
民族学   4657篇
人才学   6604篇
人口学   1668篇
丛书文集   31059篇
教育普及   5篇
理论方法论   7968篇
综合类   74826篇
社会学   19245篇
统计学   6205篇
  2024年   909篇
  2023年   3234篇
  2022年   3199篇
  2021年   3806篇
  2020年   2745篇
  2019年   3325篇
  2018年   1274篇
  2017年   2895篇
  2016年   3825篇
  2015年   5296篇
  2014年   12764篇
  2013年   10893篇
  2012年   12062篇
  2011年   13903篇
  2010年   12442篇
  2009年   13561篇
  2008年   14883篇
  2007年   10303篇
  2006年   8627篇
  2005年   8583篇
  2004年   6383篇
  2003年   6573篇
  2002年   5989篇
  2001年   5476篇
  2000年   4351篇
  1999年   1936篇
  1998年   1046篇
  1997年   721篇
  1996年   472篇
  1995年   360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82.
本文基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城市社会中教育婚姻匹配的变迁如何影响家庭收入差距。结果发现,在市场转型和高等教育扩张的背景下,随着教育收益率的不断上升以及人们对于婚姻经济理性的认同提高,一方面,高等受教育层级在择偶偏好上的对外排斥增强,与其他教育层级之间的通婚壁垒强度提升,由此导致教育同类婚向高等教育层级集聚;同时,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在择偶上受到其他教育层级的排斥程度亦有增强。另一方面,教育婚姻匹配与收入婚姻匹配之间的关联性不断提高,在受高等教育扩张影响的世代中已几近完全相同。在此条件下,教育婚姻匹配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家庭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3.
84.
85.
马克思提出"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之后列宁通过对该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推动俄国实现"跨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对"跨越论"的又一次成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跨越论"的新发展,并在此驱动下向更高层次迈进。历史与现实证明:实现新的跨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政治保障,适应基本国情是根本准则,坚定四个自信是直接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跨越"塔西佗陷阱";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相似文献   
86.
87.
88.
我国的红色资源独具特色,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将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趋势.通过剖析红色资源的价值意蕴,分析红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现实境遇,以遵循学生阶段特征、推进思政课教学有机衔接、统筹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等方式,让学生切实领会红色资源的重要精神内涵,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89.
通过"嵌入性"理论视角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具有宏观和微观的适用性。从思想嵌入、活动嵌入和组织嵌入的角度提升红色基因系列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从思想、活动、组织层面的主体内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90.
内疚是个体在自我道德评价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或他人思想、言行违背了某种道德标准,并觉得自己应为之负责而产生的一种不愉悦的、自我聚焦的情绪体验。适度的内疚具有亲社会效用和道德发展功能,而过度的内疚则有害身心健康发展。现有研究不仅从内部焦虑、依恋关系、因果报应、交换互惠和脑神经机制等方面揭示了内疚产生的机制,还从道德发展水平、共情能力、认知归因、气质类型、教养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内疚情绪的影响因素。今后研究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个体内疚情绪培育和管控路径的发掘,以充分发挥内疚在完善个体道德品质、促进人际合作、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此外,进一步拓宽研究视角、统一研究范式,加强脑神经机制及跨文化研究等也是今后研究应予关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