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0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人才学 | 8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24篇 |
理论方法论 | 8篇 |
综合类 | 77篇 |
社会学 | 33篇 |
统计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4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91.
192.
周杰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4(3):78-86
疫情背景下,有关网络传谣行为的刑法规制问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大量裁判案例显示,网络谣言型寻衅滋事罪的打击范围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偏差,亟需对该罪构成要件的规制范围做出更加贴合时代需求的分析研究。在解释论上,应将“虚假信息”解释为“与事实不符的信息”,而非“没有根据的信息”。不应将行为人的“实质恶意”视为“主观明知”的判断因素。在逻辑上,虽然“网络空间秩序”是“公共场所秩序”的内涵之一,但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条件下还不宜将之上升为独立的刑法法益。因此,我们应将该罪中的“公共秩序”限缩解释为物理空间中的“公共场所秩序”。在下次刑法修正时,立法者可以考虑将在网络中传播谣言并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明确设置为一个独立的轻罪罪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