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2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本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论证了《说卦》是以八卦取象说对六十四卦进行解释的,并对学术界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辩驳。本文认为,八卦取象开始了卦画的自源性解释;《说卦》成书经历了四个阶段:八卦的随机取象、八卦取象的系统化阶段、八卦取象的宇宙论扩张、孔子为《说卦》加冕;八卦取象是《易传》各篇的“祖源”。  相似文献   
122.
《庄子》内篇与《周易》本经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庄子》内篇借鉴了《周易》本经六位成章的结构方式 ,每篇由六部分组成 ,遵循六段成篇的原则。《庄子》内篇由七篇组成 ,其篇数、每篇论述内容的确定 ,先后顺序的排列 ,则又是借鉴坤卦七爻而来  相似文献   
123.
124.
殷周易代之际,朝廷风云裹挟了诸多贤明君子,《周易》作者怀抱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在履卦和明夷卦中,隐晦地记录了纣王对身边名臣比干、西伯、微子、箕子、太师疵、少师强等人的迫害与虐杀,反映出纣王的淫乱及其朝廷政治生态的极度恶劣。对照《史记》的记载和《周易正义》的解释,可知履卦与明夷卦所记不虚。  相似文献   
125.
清华简《筮法》能够给数字卦问题的讨论提供可靠的资料和进一步深入的契机。数字卦不是卦象符号的起源,清华简《筮法》篇能够给这一论断提供十分有力的支持。清华简《筮法》揭示了筮法问题的复杂,不仅对成卦方法研究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而且对解卦方法的研究也要考虑其多样性。在总体上,清华简《筮法》占筮系统与《周易》占筮系统有着很大的理论差距,前者应该不属于三《易》系统而属于民间杂占一类。特别是就一种民间流行的占筮系统而言,清华简《筮法》与《左传》《国语》中《周易》解说22例所反映的官方易占系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26.
正本年度"易学视野下的呈现"专题将延续去年的方式,从易学的视角解读少数民族文化。同时,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主旨出发,也将解读部分以汉族为主,但在民族地区也有很大影响的文化现象。有了前面的基础,今年我们将结合现实热点,讨论一些较为重大的主题,并适当进行一些理论探讨,希望得到读者的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27.
孟喜卦气卦序反映的思想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所创制的各种卦序,都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象数规律蕴含于其中,是以象数的方式来表达古人对自然之理和人文之理的认识的。  相似文献   
128.
古希腊悲剧题材大多一悲到底,悲的彻底,很少有喜剧因素植入其中;中国古典早期悲剧大多以大团圆方式结局,悲的不彻底,除结尾外故事中也鲜见喜剧因素.莎士比亚大胆将喜剧因素植入悲剧题材,创造出令人称快的悲剧艺术;中国从封建末期的讽刺小说开始,也随处可见悲中带喜、悲喜交融的悲剧作品.这些都说明了以喜剧方式处理悲剧题材是符合艺术辩证法的,这可以从作品本身、作家层面、读者角度和审美世界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其合理性、必要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29.
王艳芬  向世陵 《国学学刊》2022,(2):99-107+140-141
“复其见天地之心”的生物内涵,在从魏晋玄学到宋代理学的发展中,经历了三方面的变迁:第一,关于天地生物活动的讨论,实现了本体论上的从无到有和生物观上从静到动的变化,明确阳气是生物的动力;第二,关于天地生物之“心”,出现了从玄学以“无”为本,到宋儒从生生理解并以“仁”为内涵的变化,然后程朱指出人事的修养目的也是“仁”,同时,生物的两条路径,即形而下的事物生成路径和形而上的修养路径渐渐显露出来;第三,“仁”是天与人、天道与人道的联通点,进而说明了修养工夫出现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0.
主体意识问题是理解中国哲学乃至解释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关键。通过追溯《周易》文本中的蒙卦,或可以展现主体意识的建立问题。蒙卦上承屯卦呈现出万物初生的“充盈”状态,下启需卦表达的对万物予以“育养”的主旨,“盈—养”之间正是“稚而萌”的生存状态,预示发展倾向的各种可能。它们(可能性)既是“盈”之生命力的表现,也是“养”试图使之走向现实性的出发点所在。“童蒙”和“我”这一主体的两种状态在不同“态势”的张力中逐渐得以建立起一种内含天命视角的主体意识,这是主体意识得以不断完善的内生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