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93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63篇
社会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吴光祥 《金陵瞭望》2007,(20):44-44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有15位参加者.其中.国内出席者13人.共产国际代表2人,即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其中14人的基本情况、人生故事都清清楚楚,惟独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几乎无人知晓他的模样和生平简介。这块空白的历史。经中、俄、蒙三国学者的不懈努力,这个谜团终于在今年的9月被解开。  相似文献   
152.
就在毛泽东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书记处主席不久.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  相似文献   
153.
西安事变爆发后,共产国际及苏联对事变抱两种态度:一是责难,二是主张和平解决事变。本文根据所掌握的材料,对此进行详细分析,认为共产国际及苏联对西安事变的责难是违背历史事实的和完全错误的。至于它们对西安事变所抱的第二种态度,看起来似乎与中共中央的主张相同,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别,主要是根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的不同,由此产生了两者在如何处理蒋介石的具体问题上的不同。共产国际及苏联想以无条件释放蒋介石来换取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这无异于支持蒋介石的反共内战方针。  相似文献   
154.
第八章 党的领袖 陈云赴苏争得共产国际承认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之后,首先要做的是向共产国际汇报,因为当时中共毕竟是受共产国际领导,是共产国际之下的中国支部,如此重大的决定——改换领袖,改变路线,需要得到共产国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5.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但毛泽东又推让总书记感到迷惑。其实,毛泽东推让总书记是他在当时复杂局势下审时度势的明智选择: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支持是有条件有限度的,党内高层存在着复杂的权力格局,当时毛泽东的卓越才能展示受限、毛泽东政治路线的正确性也还没有成为全党的共识,另外当时中央委员会的组成情况及国内抗日的大局也使毛泽东格外慎重。  相似文献   
156.
本文透过潘汉年在西安事变前后的活动,介绍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蕴酿和形成时期两党关系变化中一些重要历史事实,揭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联合抗日是大势所趋的历史发展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7.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在建国以来长期探索的基础上,近几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方面,摆脱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提供了不同以往的新视角,拓展了许多新领域;另一方面,通过有关档案资料的发掘,理清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复杂关系,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展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研究仍然存在一些缺憾,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8.
石海 《老年人》2006,(11):34-35
湘西重镇洪江,曾是中央红军选择的第一个战略转移方向1933年9月底,蒋介石集中5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1934年4月,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失陷,标志着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御敌于国门之外”战略的破产和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的防御线接近崩溃。4月,面对日益缩小的包围圈,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召开会议,绝大多数委员都原则上同意突围,并很快拟定了突围的作战计划。这一计划得到共产国际的批准。这份战略计划,最初的打算是从赣南南线突破粤军的封锁线,沿赣粤湘桂边境向西进军,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在外线消灭敌人,建…  相似文献   
159.
共产国际从世界革命、苏联利益、中国革命考虑,积极倡导和推动了两次国共合作。同是,由于重视国民党轻视共产党又有不同程度的右倾。共产国际对两次国共合作在指导思想上及中共对它态度上都有所差异。第一次主要是基于上述三方面考虑,基本上按照国际主义原则行事;中共对它的态度由分歧到言听计从。第二次,受制于苏联民族利己主义因素较大;中共对它的态度则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尊重、维护大局,又对其错误进行抵制与斗争。历史经验: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情况来办  相似文献   
160.
发展重庆     
马克思预言“英特纳雄耐尔”一定会实现,这在共产国际主义的运动中得以体现。当我们还在研究什么是共产主义时,其实,我们已经和正在实现着共产主义,当我们在梦想重庆成为亚洲大陆架中的内陆香港,且不知可否实现这一愿望时,一个三峡平湖贯穿于朝天门上下的“维多利亚”港湾正在形成。三峡与香港推出——发展重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