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知心教学法为一新的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具有生命意义的教学流程,是感动合心、醉境开创、生命体验理论的科学建构。它强调师生感情的澎湃高涨,进入一个自由激奋、如痴如醉的忘我教学境界。此法经过三个阶段的实验应用,获得成功。此法为教学的高级心理活动,丰富了教育学领域的研究宝库。 相似文献
62.
吴寿锦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5):39-40
真诚的爱是阳光,会照耀到心灵的每个角落,驱走冷漠,让心房变得温暖;真诚的爱是雨露,降临心灵的每一寸地,战胜干旱,滋润着干涸的心田。——题记 相似文献
63.
范寿昌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2):29-29
(一) 照例,在临下课前布置了几道作业题(其中有一道思维难度稍微较大的题目),让同学们中午去完成,用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下午,作业本由科代表收了上来,像往常一样, 我拿起红笔,一本接一本地、有点机械地批改着……这时,已批改过半,批改过的作业中,十之五六那道思考题都错了。啊,真气人!没办法,还是赶紧批改完 相似文献
64.
蒋永青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2):29-34
在叶嘉莹先生看来,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质,应该从超越心物二分的“不隔”世界去体会。这一世界,叶嘉莹先生概括为“兴发感动”或“感发”之作用。从本体角度看,这种“兴发感动”是宇宙之“大生命”中的“共鸣”世界;从其显现或体验的角度看,这种“大生命”之“共鸣”即人类精神的“本质”世界,更确切说,是人类精神中“真诚纯挚”的伦理世界。叶先生认为,这种心物一体“不隔”的“真诚纯挚”之域,应该是中国古典诗歌“赋、比、兴”传统的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65.
真不知与感动“握”过多少次手,而每次的“握手”都深深感受到了心灵的撞击和升华,不论是被他人感动还是自己感动了别人。感动是心灵火花的撞击,有时往往发生在不经意间。我经常到住处附近一家临街小吃店吃早点。小吃店店面不大,有20平米左右,桌凳干净整齐。老板夫妇的年龄差不多都有60岁了吧,他们待人热情亲切,每天忙里忙外地招呼着,小店生意还不错。时间一长,老板和老板娘与我混熟了,只要我一进门,老板就冲着厨房喊:“一个包子一碗粥,快点!”一天早上,我去小吃店,服务员告知我这几天没有早点,说过几天再来吧。过了三四天,早点果然恢复了。望着碗里那熬得黄澄澄的小米粥,我禁不住呼 相似文献
66.
获得中国政府2005年“友谊奖”的权荣浩来自于韩国。在短暂的采访中,我深深被这个平易而谦和的人感动着,在他淳厚而宽容的外表下,是一颗坚强而真诚的心。我是穷人的儿子权荣浩生于1940年,当时整个朝鲜半岛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日本入侵东亚各国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掠夺当地的物产,被占领国民不聊生。权荣浩的父亲是个渔民,比农夫的生活更多了一重艰辛。权荣浩的幼年是在饥饿中度过的,他小时候有两个梦想,第一是吃饱,这在当时很难做到;第二个在当年看起来更是遥不可及,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富人,一旦有了钱,就去帮那些穷人,把自己的财富分给需… 相似文献
67.
68.
69.
梁嘉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5,(3):90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德育教育深受党和国家的关注。现今,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体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体系也急需创新。本文首先分析当下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和现状,然后研究了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最后对基于“感动中国”素材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做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