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8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篇 |
民族学 | 11篇 |
人才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89篇 |
理论方法论 | 10篇 |
综合类 | 407篇 |
社会学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46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41.
陈明富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形比句是比较句的一个类别,指谓语是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分的比较句.从调查的语料来看,东汉至宋时,差比类形比句句式的肯定形式主要有八种类型:XA焉、XA於Y、XA于Y、XA乎Y、XA如Y、XA似Y、X比YA、X比似YA.否定形式主要有七种类型:X无以A于Y、X未必A于Y、X非A乎Y、X不比YA、X不如YA、X不似YA.否定形式的用量要远远小于肯定形式.肯定形式中,X比YA型句式最终成为汉语差比类形比句的主要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442.
谢英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3):87-91
"NP+不+X+谁+X"是指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紧缩式反问句式,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较高。这一句式实际是一个由"NP+不X"(陈述性否定句形式)和"谁+X"(反问句形式)整合而成的双重假设性否定句式,常用来强调表示"NP肯定具有X所指明的情况或属性"这样的意思,含有"X所指明的情况或属性非NP莫属"的强调意味。对"NP+不+X+谁+X"句式的考察分析,并不是对这一句式研究的终极目标,还可以进一步研究该句式的上位句式——"NP+否定成分+X+疑问成分+X"句式。 相似文献
443.
尹洪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9-103
作为一种非典型语序,英语中的前置句式不仅具有句法方面的制约性,同时还应满足语篇衔接与连贯的需要.本文从句法和语用的界面出发,研究了语境因素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前置句式的影响.结果发现,语境对前置句式可接受性的影响不仅与前置句式的类型特征密切相关,而且也与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具有一定的关系.对教师而言,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语篇信息结构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前置句式的制约因素,提高语篇的组织和建构能力. 相似文献
444.
王昌忠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7-61
在近二十年的诗歌历程中,安琪创作了大量短诗,尽管题材内容有所不同,但抒情构成了它们在存在形态上的艺术共性。在抒情内容上,安琪短诗在通过文字的字面意义书写情感内容的同时,更着力呈现创作主体书写话语文本(包括抒发情感)时的情感样态和生存情状。在抒情方式上,安琪一是借助感叹号、疑问或反问句、语气助词等精心设置感叹语气,一是经由重复、排比等语言策略打造抒情句式。 相似文献
445.
隐现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从1924年至今,汉语语法学界对这一传统课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隐现句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具体呈现出以下四个趋势:研究课题的独立化、研究视野的拓展化、研究内容的深入化和研究理论方法的多元化。今后,隐现句的研究可以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并要有语言类型学的视野。 相似文献
446.
《道德经》二十八章可看作五千文的拱心石,因为其秩序含盖了人的生命--"知雄守雌"复归于"婴儿"、社会生活--"知荣守辱"复归于"朴"、以及最高的自然境界--"知白守黑"复归于"无极",由此求得的是圣人之用--"大制不割".其句式也包括了"取舍式"、"回旋式"、"中和式",其中尤以"中和式"最具道德经的"道法自然大化于无极"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秩序与句式,两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47.
认知语言学从事件图式、始源—路径—目标图式、弹子球能量传递的视角对语言核心句式的形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把句子中的动词与参与者的语义角色紧密地结合起来,建构离散—连续的语言核心句式图式表征的连续统,该连续统的建构表征了事件参与者不同级阶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48.
何国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苏轼在吸收前人创作经验的同时,用写散文的手法写赋,完成了由辞赋向散文赋的转关,使赋体文学呈现出新格局和新面目。苏赋的散体特征是:散句增多、句式多变和笔法自如。这不仅体现出苏轼的创造精神、美学趣尚、文学主张,而且体现出文学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449.
李素英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8-71
文章对聊斋俚曲中的几个特殊疑问副词进行了探讨:一是认为疑问副词"难道"、"每哩"、"没哩"不表示反诘,而是表示测度,并考察了其历史渊源;二是对"可VP(么)"句式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可"具有测度、反诘、强调等三种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50.
张大强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8(2):128-135
事件要素是根据客观事件发生情况而建构的事件框架的组成部分,是篇章推进的主要手段。文章结合事件框架和脚本理论,构建出事件要素的篇章推进模型,该模型主要描述言者和听者参与的事件要素的篇章推进。言者和听者的交际活动其本质是信息传递,信息交互过程要展现事件框架和脚本辖域内的要素,这些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成为篇章推进的动力之一。具体的言语形式是根据语言的内部结构规律组成的言语符号编码,其目的是满足信息传递的要求。相同命题意义的句式有不同的信息功能,篇章中的句式选择受篇章信息传递的制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