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256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55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815篇
理论方法论   122篇
综合类   1259篇
社会学   116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韩、柳为代表的"古文运动"和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是研究中唐文学的热点和不可能回避的内容,而发生在同时的"古文运动"和"新乐府运动"在精神实质上有无内在关系,这种内在关系是什么,各自以什么样的面目(文学理论、文学作品)来表现的?时代的政治革新要求与思想意识形态的振兴必然要反映到文学创作中来,中唐时期无论是对革新的希望、疾呼,还是革新失败后的苦闷、寻求;无论是哲学思想上的反思、复兴,还是文学思想上的追求,都充满了革新的要求和革新失败后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中晚唐文学都染上政治革新、儒学复兴、参与现实与文学创新的鲜明色彩."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的出现,以险怪为特征的韩、孟诗派和以浅俗为标志的元、白诗派的崛起,刘、柳诗歌的深沉与孤峭,郊、岛之音的深入人心,司空图对王、孟、韦、柳的追踪,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的别开生面,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罗隐、聂夷中等人对时事的冷嘲热讽,只要认真清理其思想和文学渊源,都不难在中唐政治革新及其社会影响中找到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古代知识分子以拯救天下为已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表现,具体讲,就是以文学干预现实的"致用务实"精神.  相似文献   
72.
股票市场价格的高低及变动是对股票内在价值高低及变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其价格的形成直接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影响和调节股票供求量的并不是单位股票的绝对价格水平的高低及变动,它是股票作为投资品的单位内在价值的市场价格水平的高低及变动。由于股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存在又使股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提升了股票的内在价值,这一表象成为引起股价波动背后的主要理性因素,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理性依据。  相似文献   
73.
乡村振兴,要有“以美育人”的精神追求。新时代背景下,美育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应厘清并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绿色发展的生态逻辑“、以文化人”的文化逻辑。美育与乡村文旅产业相融合、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乡村之美”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乡村美育不断发展的重要指向。聚焦“民生”大力营造美育引领文旅融合的社会环境,运用系统思维着力构建和完善美育促进文旅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依托创新引领激发美育赋能文旅融合发展的活力,进一步丰富美育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内涵和现实进路,为美育融入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74.
宋黔云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2(8):166-168
媒体记者社会角色的塑造对媒体的品牌和影响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记者个人形象中的职业道德、内在素养、创新精神和言谈举止等内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塑造着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75.
余煜刚 《理论界》2022,(7):59-66
哈特与富勒各自所提出的“法律的概念”实际上都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理想类型”。以“理想类型”的建构为视角的分析表明,相较于哈特而言,富勒所建构的“法律的概念”更反映了法律实践的现实面貌,也能跨越事实与价值的鸿沟,以及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天堑。  相似文献   
76.
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在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将庞大的人力资源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是我国一个急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探寻和掌握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在机制 ,制定符合经济规律和现实国情的开发战略 ,才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明智选择。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来看 ,开发是基础 ,利用是目的 ,二者是一个整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对应着不同的目标 ,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在机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竞争机制是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动力 ;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价值的指标器 ;市场配制机制是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和合理组合的前提条件 ;保护机制是人力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保证  相似文献   
77.
在美学界进行的有关马克思《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讨论中 ,“内在的尺度”是一个有较多争议的概念 ,而且论者们还从对它的不同解释出发证明自己对诸如美的本质等问题所持的观点。本文从马克思原文的含义、思想资料的渊源上讨论了“内在的尺度”问题 ,并进而指出 ,尽管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许多阐述中引申出他关于美的规律、美的本质的见解 ,但是他的阐述并不是就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立论的  相似文献   
78.
梁謇  张华 《北方论丛》2000,(3):41-43
通货紧缩按其成因可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供给型通货紧缩和需求型通货紧缩。前者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重大技术进步所引起的生产成本的普遍下降;而后者出现的原因则在于由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所导致的总需求的相对不足。上述两类通货紧缩都具有长期化趋势。由技术革命所引起的技术进步与创新的长期性和渐进性,决定了供给型通货紧缩具有惯性倾向,同时,需求型通货紧缩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强化机制,诱发了陷阱螺旋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79.
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阳明心学的致良知都十分关注主体道德自觉的建构 ,但路途却迥然有别。康德主张道德法则必须绝对地超越于经验实质 ,理性普遍立法越是纯粹、直接 ,道德的威慑力量越为庄严、崇高。而王阳明则强调吾心良知与天理、万物 ,与功夫实践相即相融 ,合一不二 ,致良知本于道德法则 ,却又不离人心物事。康德从理性本体分裂出经验现象 ,而王阳明则汇合超越与实质 ,实现理性形式、外在规范与日用实践、主体精神内在统一 ,要求由绝私堵己、省察克治而达到莹彻了然的绝对道德本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