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0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634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64篇
人才学   133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1211篇
理论方法论   202篇
综合类   2314篇
社会学   376篇
统计学   10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481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通过对社会科学研究本质卸规律的认识,揭示出社会科学尤其是地方社会科学研究的功能和作用,指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不可偏废,但地方社会科学研究还应该是立足地方,应用为主,努力为地方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同时,还对新世纪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未来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2.
"中华文化"的概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后,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可。这种认可,是人们在经历了"打倒孔家店""破四旧"后对传统文化深刻反思的一种理性回归,代表着人们从整体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但是,应该如何对待和传承中华文化,在学界却未完全达成一致意见。从文化传承的方法论视角来看,在当代中国,要弘扬和复兴中华文化,就必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世界发展相同步,与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相一致,不断地实现文化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  相似文献   
173.
审时度势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和洪仁玕《资政新篇》:“夫事有常变,理有穷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其理在于审时度势,与本末强弱耳。”意思是,事物是经常变化的,其中的道理是可以理解的。今天看似不可行的事物,能够预见其日后可行的人,日后可以得到好处;而那些今日可行,但不能维持长久者,必定成为日后的祸患。认识其变化的规律,在于能审时度势和分清本末、强弱。  相似文献   
174.
本文探讨了技术进步路径转换导致居民消费率呈现U型变动的规律,并基于对我国的经验观察以及运用199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以技术引进为主的外源式路径,技术引进获得的属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且为吸收引进技术而进行的研发所带来的非体现式技术进步往往偏向资本,这造成了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当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内源式路径,技术进步类型从资本体现式为主逐渐转向以非体现式为主且呈非资本偏向性,这导致了我国居民消费率止降转升。因此,为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率,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及协调各方力量联合研发,加快自主创新进程。  相似文献   
175.
176.
177.
178.
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少数民族伦理道德发展是前进的过程、少数民族伦理道德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伦理道德进步是螺旋式上升过程、少数民族伦理道德从特殊性到统一性的发展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作者认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对于全面认识和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9.
董明堂 《河北学刊》2007,27(5):182-188
本文试图以一种崭新的非均衡的供给与需求、成本与收入双重属性的市场交换概念,重新阐释市场交换问题。两个人在竞争市场上相互交换的两种不同商品,既是自己的供给商品,即自己生产、拥有、卖出的商品,又是对方的需求商品,即对方用供给商品买回的满足自己需要的商品,两个交换商品具有供给与需求双重属性,这种属性说明用什么交换什么;供给商品生产和交换消耗的费用称谓供给成本,简称成本,用成本买回的需求商品称谓需求收入,简称收入,两个成本交换后变成了两个收入,成本与收入也有双重属性,这种属性说明两种交换商品用多少成本换回多少收入。市场交换就是用供给交换需求,用成本交换收入,追逐收入大于成本的利润,避免收入小于成本的亏损,这就是市场交换机制。  相似文献   
180.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特别是地方性高职学院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需要探讨的新问题。只有联系实际,研究问题,掌握规律,才能更好地做好高职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