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28篇
  免费   835篇
  国内免费   80篇
管理学   4986篇
劳动科学   234篇
民族学   621篇
人才学   637篇
人口学   221篇
丛书文集   7710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210篇
综合类   14482篇
社会学   1556篇
统计学   1885篇
  2024年   388篇
  2023年   1396篇
  2022年   638篇
  2021年   728篇
  2020年   581篇
  2019年   501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440篇
  2016年   581篇
  2015年   848篇
  2014年   1923篇
  2013年   1525篇
  2012年   1732篇
  2011年   1871篇
  2010年   1729篇
  2009年   2028篇
  2008年   2332篇
  2007年   1704篇
  2006年   1740篇
  2005年   1689篇
  2004年   1467篇
  2003年   1688篇
  2002年   1464篇
  2001年   1539篇
  2000年   1167篇
  1999年   495篇
  1998年   286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61.
庄子哲学思想产生于楚国独特的历史土壤。楚国历史悠久的天文学,为庄子的朴素唯物的天道观提供了科学基础;楚人是《易经》与阴阳家的鼻祖,其辩证的思维方式,为庄子哲学提供了“切玉刀”;楚国在长期而独特的历史道路中成长的民族精神,为庄子哲学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营养。  相似文献   
162.
河南是农业大省,要使河南农业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河南农业经济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业劳动力,而农业劳动力素质,特别是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的高低则成为河南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文中重点分析了河南省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的现状及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的差距,最后提出了提高河南省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3.
发轫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催生了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特别是1992年我国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建立在体制转变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社会转型,已汇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道融人世界范围内后发国家的社会转型潮流之中,成为一场全面的、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变革。这种转型,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变革,而且是一场全社会、全民族思想、  相似文献   
164.
在新形势下,构筑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5.
6月16日,安徽省政府出台文件,就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据了解,该省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凡被征地时年满16周岁且未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均可自愿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66.
技能构成人力资本中最基础、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存量大,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农民培训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一大批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促使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67.
张文礼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2期撰文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转折点,而“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在改革开放后亦有了新的诠释。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思想和政策的创新与发展集中体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六个“一号文件”中。从中央六个“一号文件”所体现的“三农”思想与政策来看,我国的“三农”问题有如下特征:一是长期性。由于我国农业人口超过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左右,这决定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任重道远,而且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所需要的资本积累需要很长的时间,要改革我国现有的制度模式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二是复杂性。由于我国的三农问题面临内部改革的浪潮以及国际市场形成、全球化、信息化加速等问题,所以,三农问题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景下,更加棘手。  相似文献   
168.
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同进步、共同繁荣,这是新时期摆在广大理论工作者前面亟需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由南通市委党校姜作培、季建林、孙应杰等合作撰写的《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研究》),日前已由南京出版社出版。该书共17章,42.5万字。作者对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过程,现阶段城乡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69.
合同履行期届满之前,客观情况的变化会致使当事人订立合同的主要目的难以实现,此时应由债权人选择是否解除合同,以摆脱对其无任何实际意义的合同关系的束缚。最新修订的《德国民法典》对期前合同解除予以了较完备的规定,《荷兰民法典》上的相关制度则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债权人利益。我国《合同法》第94条为合理解释期前合同解除留下了必要的空间,但也有需进一步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70.
农业生产领域因其要受气候条件、自然灾害、技术的改变、信息的不完全、国家政策的变动,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风险性,而我国农户大多又是风险规避者,所以,如何降低农业生产中的风险,及如何看待降低风险的方式在中国的实效性问题,成为目前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