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60篇
社会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孟浩然的"清",首先是孟诗里的山水景致以清淡闲远为主,其次是诗歌语言的清新素淡,第三是在山水诗里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是清高脱俗的。  相似文献   
52.
刘希庆是朝鲜朝中期的贱民诗人,囿于身份等级制度,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刘希庆对陶渊明尊崇有加,并将"武陵桃源"作为精神寄托,但两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如果说前者是决绝而主动的归隐,那么后者就是被迫在自然界中徘徊,朝鲜民族的本土文化是造成其境遇的重要因素.在艺术风貌方面,刘希庆取法王孟山水田园诗,以清疏高远、闲淡自然的风格为主,亦呈现出雄阔壮逸的特征.刘希庆及枕流台酬唱活动体现了朝鲜朝贱民阶层在文学上的从属地位,以及朝鲜朝社会等级制度与儒家思想之间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53.
揭露社会黑暗、反映农民苦难并抒发对农民遭遇的深切同情是中晚唐农事诗反映现实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名目繁多的赋税压榨下农民的悲惨处境,艰辛的农业劳动下农民的苦难生活,水旱虫霜等自然灾害及连年战争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破坏的惨痛情景。  相似文献   
54.
从先秦以至晚清,咏农诗代代相承,构成了农村生活的广阔画卷。其中,中唐、南宋和清代,是咏农诗的三个高潮。由于历史的传承性,题材的共同性,咏农诗呈现出若干共同的艺术特色:历史的真实性、记叙性,朴素明朗的语言。  相似文献   
55.
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有一部分直接或间接写到了他与人交往的情景,在人际关系上主要有亲人、邻居、友人、农人等,主要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相聚之乐、劝勉农事的拳拳之心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这些诗清晰地反映出陶渊明作为田园诗人的质性与情怀。  相似文献   
56.
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派中,陶渊明、谢灵运、王维是最高成就的代表,堪称三座高峰。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其思想渊源和时代发展的深入论述,梳理出陶、谢、王三家诗歌的发展脉络。从文学和文化学相结合的高度,揭示山水田园诗人傲立于世俗之外的独立人格和心态,挖掘归纳出山水田园诗所特有的一种山水品格——闲雅之风、恬寂之境、空灵之美。山水品格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山水田园文学的高度成熟。  相似文献   
57.
乡村的石碾     
在老家,石头碾子就像大街上的柴火垛一样随处可见。没有碾房,就那么露天放着,对视日月星辰,承受阳光雨露,感受乡野风情。碾盘平展,铺陈着属于乡村的日日夜夜;碾砣圆滑,轧着属于乡村的寻常情节;而那根高高耸立的碾维架子,则拴系着一桩桩发源于庄稼院的酸甜苦辣故事。在那电动粉碎机还没有普及的年月里,碾子总是被农事排得满满的,没个闲暇时候:春轧芝麻夏轧米,  相似文献   
58.
生态美是美学一个新领域,它表现的是生命与自然环境间的一种和谐与协调的关系。这种关系早被中国古代所认识,并反映在他们的山水田园诗中,表现为对蓬勃生命力的赞美,对丰富多采的生态环境的展示,以及对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生命间和谐关系的感悟,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生态智慧和对美的敏锐的感受。  相似文献   
59.
徐维宁 《源流》2012,(6):48-48
春光明媚,春暖花开。闲情慢步在武夷山老区乡村的田间地头,到处可以看到人们春耕忙碌的身影,从老区农民那热情洋溢的脸上,亲身感受到老区农事带来的惊喜"三转变"。"单兵作战"转变为"抱团发展""农业种养最大的风险是市场风险,现在惠农政策真好,我们这些种烟户只管把烟种好,不必再为  相似文献   
60.
扶桑农事     
黄波 《中国农村》2007,(9):26-27
为什么中国的农民和日本的农民一样勤劳、一样能够吃苦。而我们的农民却普遍贫穷、日本农民却普遍富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