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69篇
  免费   988篇
  国内免费   190篇
管理学   6325篇
劳动科学   762篇
民族学   463篇
人才学   658篇
人口学   1009篇
丛书文集   6319篇
理论方法论   1533篇
综合类   14884篇
社会学   2343篇
统计学   2651篇
  2024年   263篇
  2023年   854篇
  2022年   810篇
  2021年   977篇
  2020年   785篇
  2019年   787篇
  2018年   442篇
  2017年   722篇
  2016年   875篇
  2015年   1145篇
  2014年   2256篇
  2013年   1953篇
  2012年   2294篇
  2011年   2549篇
  2010年   2643篇
  2009年   3051篇
  2008年   2865篇
  2007年   2093篇
  2006年   1875篇
  2005年   1642篇
  2004年   1246篇
  2003年   1296篇
  2002年   904篇
  2001年   876篇
  2000年   731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41.
中国广大农村的法治建设应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农村法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农村仍受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农村法治建设的法律文化基础仍很薄弱;另一方面,农村法治所需要的社会环境仍未完全建立。基于此,农村的法治建设,既需要"外力",更需要"内力",应坚持外部催生和内部演进并举。  相似文献   
942.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并进行了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的增收效果最好,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财政支农水平能够促进农民增收,而农业受灾害的上升、农业信贷的不合理分配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会阻碍农增收。  相似文献   
943.
文章基于200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的污染减排本地直接效应和通过中介因素的间接减排效应。结果发现,严格且适宜的环境规制不仅能直接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够通过中介因素间接降低环境污染;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资本投入、城镇化率不利于降低环境污染,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显著。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性和外溢性,使污染治理表现出时间上的紧迫性、空间上的高度关联性和时空上的交错复杂性。缓解经济增长的环境瓶颈约束,除了关注环境规制政策的直接效应外,还应该采取措施促成其间接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944.
文章利用我国2003—2018年30个省份的数据,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条件β收敛具有正向作用,且对经济增长来说,数字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相对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更重要,一个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且对本地区产生正向反馈效应,这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实现“弯道超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5.
一国的贸易与旅游耦合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经济复苏,还将通过效应外溢对其他国家乃至整个地区的繁荣发展产生显著影响。文章以大型自贸区RCEP的15个成员国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9年5个时间截面,先后运用物理耦合、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及方法,剖析了大型自贸区内贸易与旅游耦合效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RCEP区域贸易与旅游的耦合协调程度存在显著的国别差异且趋于分化,但贸易与旅游耦合效应的空间网络形态呈现弱关系、高互惠的特征;在贸易与旅游耦合效应网络中,RCEP成员国始终保持着“少数核心带动多数边缘”的核心-边缘网络分布结构和“强弱”角色搭配的合作形式;个体国家间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对等和角色对等,中国一直发挥着核心国家的涓滴扩散作用。为实现RCEP成员国贸易与旅游高质量协调发展,建议各国合理利用贸易与旅游耦合发展的溢出效应,根据自身的网络位置有的放矢地发展,注意选择合适的伙伴国以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946.
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是促进他们融入城镇社会和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中国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主观条件的限制和各种体制机制的束缚,他们的转移就业多数在非正规部门,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职业不稳定,就业质量不高。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考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个体特征差异并实证检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提出要通过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等路径逐步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947.
丁志帆  孔存玉 《管理评论》2022,(12):26-38+59
新冠肺炎疫情能够通过影响劳动力市场造成短期经济下行,而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型缺乏对其经济效应及内在传导机制的深入探讨。本文将劳动供给冲击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灾难风险冲击嵌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民经济的机制与效力。研究发现:第一,与常规意义上的灾难风险冲击不同,需求侧的产出下滑是供给冲击驱动的。疫情的影响并不直接表现为资本的实质性减损,而是劳动投入的减少与企业生产率的下降。第二,疫情同样会对国民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造成经济短期的滞胀。直接的劳动供给冲击造成就业严重下滑,随着疫情的好转,劳动供给冲击转化为企业生产率的下降,就业状况有所好转。第三,降低灾难风险冲击发生的概率、减轻灾难事件发生后生产率下降的幅度,以及缩短经济处于灾难状态的时长,均能有效降低疫情对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第四,与财政补贴和降息政策相比,减税政策是后疫情时期扩大内需最有效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948.
刘敏  薛伟贤  陈莎 《管理评论》2022,(12):49-59
本文旨在考察“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对各国全球价值链(GVC)地位提升的影响。运用网络分析方法,从联系广度、联系强度和中心性三个维度刻画各国的网络特征,并就贸易网络发展影响各国GVC地位提升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与验证。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各国间的联系广度和联系强度提升显著,中国取代意大利成为网络中心地位最高的国家;(2)各样本国家在“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联系广度、联系强度和中心性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其GVC地位提升;(3)技术外溢、产业转移和规模经济是“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影响各国GVC地位攀升的重要中介变量。其中,技术外溢发挥的中介效应最大,说明技术外溢是“一带一路”贸易网络促进各国GVC升级最重要的传导渠道。  相似文献   
949.
本文研究消费者展厅行为和参考质量效应对O2O供应链动态运营策略的影响问题。分析了集中决策、分散决策和制造商分担实体店服务成本决策3种模式下的制造商产品质量策略、实体店和电商平台的服务竞争策略,以及品牌商誉变化和企业利润等问题。并进行了价格、实体店访问比例和展厅行为强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展厅行为会挫伤实体店提供服务的积极性,降低品牌商誉,从而损害制造商和实体店的利润水平;而消费者的这种搭便车行为会提高电商平台利润,但由于参考质量效应的存在,其提升空间有限。综合而言,展厅行为对供应链总体绩效不利。应对展厅行为的长期战略有:1)加强上下游的纵向合作,制造商分担实体店服务成本契约,能实现供应链总体绩效的帕累托改进。2)从受展厅行为影响最大的实体店角度,保持线下产品高定价、高服务水平,提升消费者支付意愿,全面提升实体店的品牌溢价能力,获取长久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950.
围绕碳排放权交易、政府补贴和企业技术创新3个关键点,以政府补贴为中介变量和门槛变量,以201 5—201 9年碳交易试点地区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建立了回归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政府补贴的中介效应显著成立且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政府补贴具有门槛效应,在政府补贴水平较低的区间,碳排放权交易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提升的作用并不显著,在政府补贴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碳排放权交易强度显著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在政府补贴水平较高时,碳排放权交易强度才能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