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454篇 |
免费 | 742篇 |
国内免费 | 8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667篇 |
劳动科学 | 714篇 |
民族学 | 403篇 |
人才学 | 630篇 |
人口学 | 813篇 |
丛书文集 | 4703篇 |
理论方法论 | 1254篇 |
综合类 | 10494篇 |
社会学 | 2051篇 |
统计学 | 15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89篇 |
2023年 | 351篇 |
2022年 | 356篇 |
2021年 | 501篇 |
2020年 | 511篇 |
2019年 | 485篇 |
2018年 | 259篇 |
2017年 | 438篇 |
2016年 | 566篇 |
2015年 | 770篇 |
2014年 | 1686篇 |
2013年 | 1508篇 |
2012年 | 1684篇 |
2011年 | 1988篇 |
2010年 | 2099篇 |
2009年 | 2517篇 |
2008年 | 2267篇 |
2007年 | 1654篇 |
2006年 | 1507篇 |
2005年 | 1295篇 |
2004年 | 971篇 |
2003年 | 1022篇 |
2002年 | 693篇 |
2001年 | 705篇 |
2000年 | 578篇 |
1999年 | 220篇 |
1998年 | 110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53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31.
132.
本文以农村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治理行为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运用实地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s模型探究了影响农村居民参与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对村庄环境质量评价越高,越是意识到环境治理会提升村庄环境或促进村庄发展,受到邻居朋友影响越大,闲暇时间越多及对自己的能力越自信的农村居民就越愿意参与治理。对村庄环境质量评价越高,受邻居朋友影响越大及闲暇时间越多的农村居民越会产生实际治理行为。此外,农村居民距集镇越近越愿意参与治理,居住越久越会产生参与治理意愿和实际行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促进农村居民参与治理的建议,以期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3.
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是学刊》2021,48(1):81-89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党在农村工作的战略部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由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两个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共同联系的是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农业现代化联结的是农村的生产力,农村现代化联结的是农村的生产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交互作用规律支配下历史演进。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进路,要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上系统谋划,在补齐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短板方面集中发力,在一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夯实基础,充分释放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耦合互促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34.
135.
136.
通过对河南A村纯女户家庭养老的实地调研,探讨了农村纯女户已婚女儿双系反哺行为的差异表现,已婚女儿对婆家的养老受到代际互动和社区情理的约束,对娘家养老更多是出于情感累积与生养伦理的考虑。从婚姻偿付到婚姻资助的婚姻支付变迁提升了已婚女儿在婆家的地位,强化女性对娘家父母的赡养;从两代同住走向两代分居的婚居模式淡化了女性与婆家的家庭整体观念,拉近女儿与娘家的距离;整体性平衡机制转化为形式化平衡机制的分家内涵凸显了新婚夫妇小家庭的边界,弱化女性对婆家父母的养老供给。对娘家的养老需要提倡女婿积极参与,形成社区模范效应,对婆家养老需要加强农村孝文化建设,重塑乡土养老文化,倡导文明乡风,建立更加完善的双系养老反哺机制。 相似文献
137.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粤西农村小学英语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同伴关系、学生视角的师生关系、家庭支持与英语学习的关系;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与班级学习氛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同伴关系与英语学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学生视角的师生关系与英语学习呈低度正相关关系;家庭支持与英语学习呈低度正相关关系;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与班级学习氛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因素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外在因素是学校、同伴、教师和家庭。 相似文献
138.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立发展了“三农”思想。不同发展阶段,虽然“三农”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但党的领导集体始终把握“三农”事业科学发展的脉搏,并把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尊重农民作为始终如一的使命追求,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之路。 相似文献
139.
英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S1):83-87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农村中长期发展的基本国情,人口结构转型给农村养老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农村养老保障建设尤其重要。立足于农村养老,梳理当前学界对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研究,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研究划分为注重基础性问题研究、经济保障为主研究、统筹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研究、服务保障为主兼顾多层次保障研究四个阶段,结合不同阶段对理论研究的社会需求,归纳学界对农村养老保障的理论回应,并由此形成的主要知识体系,最后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今后研究可以深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0.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在实践上整体经历了建立、发展、衰退、重建四个阶段,财政投入不足、集体经济削弱、行政干预过多、监督不力等因素成为农村合作医疗至今还在探索中的重要成因。当前农村合作医疗仍处于试验与推广阶段,增加财政投入、引入保险机制、发展集体经济、合理解决难点,是从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教训中提炼出来,并成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