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篇
  免费   25篇
管理学   19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224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444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农村金融服务、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可持续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5~2014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门槛面板计量模型的基础上,以农民收入水平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村可持续消费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2.
正为推动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农村金融创新,由黑龙江省发改委牵头修订的《黑龙江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暂行办法》正式出台,标志着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在"两大平原"地区至全省范围全覆盖。  相似文献   
13.
健康有效的农村金融是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基础。本文分析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农村金融的相关性,以及温州城乡间资本输入出输出的不平等交换现状及基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妍  孙正林  许为 《求是学刊》2022,(2):94-104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电子支付服务普及率大幅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及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但农村地区自助设备功能和配置场景较为单一、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不足、电子支付操作难等问题依旧突出。目前,我国数字人民币已进入试点测试阶段,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和使用为大势所趋,但受我国农村居民支付习惯固化、农村地区数字人民币配套设施不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影响,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和使用仍面临严峻挑战。文章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对数字人民币内涵、货币数字化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影响和农村地区推行数字人民币可能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农村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助力农村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完成以"家庭承包制"为名、以政府"退出"不经济的农业领域为实的改革之后,包括农村金融体系在内的一系列涉农部门改革,就都有了一个绕不开的纠结——不得不自主地消化政府"退出"、公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立足"三农三牧",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基础上,探索和推进了新的农户联保贷款模式,从而使得农牧区信用贷款有了双重保障,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7.
数字舆情     
《领导决策信息》2013,(45):26-27
2012年《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金融机构农村贷款余额为14.54万亿元,占全国各项贷款的23%,农户贷款余额为3.62万亿元,占农村贷款余额的24.89%,贫困地区贫困农户贷款更难,产业扶贫受金融服务瓶颈的制约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18.
在借鉴产业组织理论体系SCP分析范式的基础上,引入制度因素,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行为、绩效及各要素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探讨农村金融改革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改善城乡金融市场二元分割的局面, 统筹发展城乡金融市场;进一步放松农村金融机构进入壁垒,放宽产品和业务创新的自主权;加快抵押担保和保险等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政府支出和农村市场化代表政府因素和市场因素,实证分析了政府因素和市场因素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政府支出与农村人均金融资产、农村人均贷款和农村金融风险存在“U”型关系,而与农村金融外流存在倒“U”型关系;农村市场化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均金融资产和农村人均贷款水平,以及抑制农村金融外流,但是可能会加大农村金融风险。为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政策制定者应采取差异化的政府支出政策,加快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同时,应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关注经济开放和汇率波动对农村金融发展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20.
金融发展与经济持续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金融发展理论界探讨的核心内容。该文用1998—201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统计数据,采用面板回归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不同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下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得出农村金融发展存在显著的双重农业科技门槛效应的结论。当农业科技投入处于较低的水平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影响,随着农业科技投入的提高,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逐渐变小,并最终转变为正向影响。因此,要把握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作用,既需要农村金融自身发展革新,还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