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6篇 |
免费 | 91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27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12篇 |
人才学 | 19篇 |
人口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104篇 |
理论方法论 | 16篇 |
综合类 | 960篇 |
社会学 | 25篇 |
统计学 | 2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76篇 |
2013年 | 61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85篇 |
2010年 | 66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58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面向实际工程应用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是线性代数教学发展趋势.以线性代数矩阵迹的实际工程应用为例,阐述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线性代数教学团队实践的一条以理论教学促进工程发展、科研实践丰富理论教学应用、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该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实验案例,提高了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使得教师和学生均“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培养了教师和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2.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企业面对着越来越强大的三股力量:客户、竞争、变化。在该三股力量的不断冲击下,企业原有的生产模式———大规模生产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形下,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即大规模定制生产应运而生,并且已经在众多领域成为主流的生产模式。针对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特点,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矩阵结构的业务流程,该矩阵结构的业务流程具有充分的柔性,能够很好地支撑大规模定制生产,发挥其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3.
李开灿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6)
利用随机变量的投影关系,定义了偏方差矩阵,从而导出了逆方差阵元素的一种形式在随机变量是正态的条件,它为判别条件独立性有方便的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104.
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有明确的企业战略目标,采取有效财务战略措施,控制企业费用及成本,关注现金流量获取较好的投资回报率,促进企业利润的稳步提高并增加股东回报率.而确切了解企业增长速度,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节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对股改企业尤为如此.本文以现实案例作尝试性探讨,以分析财务战略矩阵在股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7.
对于供应链中的企业而言,如何实现ERP和APS的集成是解决供应链协同计划的关键.为此,利用供应链计划矩阵思想,通过对ERP和APS各个层次上功能模块以及业务流程上的集成,提出了ERP与APS的集成框架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协同供应链计划模型.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CGSS提供的中国28个省区微观调查数据,应用Atkinson回归模型和转移矩阵两种度量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方法,研究了中国2005年的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代际收入在不同的分类下流动弹性并不大,其中城市的流动高于农村;东、中、西部的流动弹性呈现逐渐递减趋势。利用转移矩阵对流动性进行测度,研究表明:总体的代际收入流动有一种保持效应,即从最低等级转向高一等级的概率较小,从最高等级转向低一等级的概率也较小,总体的不同等级间的流动性较差。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和家庭背景对个人收入的高低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随着项目管理在市场上的普及,项目管理这个名次在各个企业流行起来,但同时众多企业的组织结构没有改变、管理理念没有改变,是一个弱矩阵的结构。项目经理在弱矩阵的扮演一个项目协调人的角色,要付出重多的努力才能促进项目的成功。本文针对如何在弱矩阵中进行项目管理,按照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浅谈一下体会。 相似文献
110.
集团化是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的必经之路,也是企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法宝。然而,随着企业集团化的深入和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企业往往出现"集而不团,大而不强"的现象。本文首先对企业集团化过程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全面剖析,然后提出了突破企业集团化困境的全新组织结构形式:超级矩阵制,并对其优势进行详细介绍,最后指出实施"超级矩阵制"过程中的主要难点,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