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5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2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2篇 |
人才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116篇 |
理论方法论 | 22篇 |
综合类 | 200篇 |
社会学 | 25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我国原刑事诉讼法是将审查起诉作为提起公诉的具体程序内容加以规定的,这体现了检察机关的职能重心在于打击犯罪,但不能全面正确反映新刑事诉讼法颁布以后的检察机关的职能范围,还会导致检察院和法院的权力混淆,不符合诉审分立的原则。新的刑事诉讼法体现的全面保障人权的新价值观,为审查起诉的目的和功能提供了理论和精神指向,表明了审查起诉作为独立诉讼阶段现实的可能性。新刑事诉讼法切断了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实质上的交叉关系,这不仅能有效保障检察院和法院各司其职、公正裁判,而且也使审查起诉阶段的独立性更显突出。新刑事诉讼法还加大了监督力度,使人民检察院的职能重心从侧重打击犯罪转变为全面保障人权。因此,在诉讼理论上审查起诉应当是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在立法上应当将审查起诉列专章规定 相似文献
12.
由于毒品犯罪案件有其特殊性,其证据的取得、认定、运用等多方面存在诸多困难。新颁布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增加了电子证据种类,肯定了"控制下交付"的侦查措施,明确了证人出庭保护等制度,为今后查办和认定毒品犯罪案件提供新的保障,当然也提出了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读冯军先生《刑事判决的合法性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开阔了视野,借该书之力,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理解又进一步。此处的“合法性”可有三解:一是合乎人定法:二是合乎人定法但不合乎非人定法;三是既合乎人定法又合乎非人定法。理想性的刑事判决既合乎人定法又合乎非人定法:现实中的刑事判决往往合乎人定法但未必合乎非人定法;坏的刑事判决凌驾于人定法之上, 相似文献
14.
赵春燕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6):32-33
刑事诉讼程序结构是刑事司法活动外在的框架性体现.而线性结构正是刑事诉讼程序整体活动规律的集中反映.其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司法活动中各程序阶段分明,司法机关地位清楚,职权明确.另一方面整体司法活动衔接自然,过渡有序.我国目前法律规定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有五个不同的法条却明显的有悖此整体协作配合的规律.对此,在理论与实践中很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5.
16.
鉴于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力量上的悬殊以及进入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事实上可能无罪,因此刑事诉讼法目的主要在于保障人权,而非打击犯罪。疑罪从无与有利于被告应只适用于对证据与事实存有疑问时,而不应成为刑法解释的方向。刑法条文是正义的文字表述,亦是刑法解释的对象。“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因此刑法解释应以刑法条文背后的法益保护目的为解释目标。当对刑法解释存有疑问时,应在罪刑法定主义原则的框架内,根据刑法条文背后的目的,尽可能实现规范内的处罚正义。 相似文献
17.
18.
雷连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6):61-64
我国法治实践中,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之间一直存在着诸多不协调,彼此互动不明显。无论是在观念认识,还是在立法、司法实践以及学科研究层面,二者关系呈现出分离、割裂、断层的局面。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是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因犯罪这一纽带联系在一起,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均受刑事政策指导,在历史上原本合体并存。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树立刑事一体化观念,注重整体性立法,加强司法实践融合,开展交叉性研究,以实现二者双向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律师制度作为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建国6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问题。通过对律师制度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分析,以使律师制度更加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