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15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97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张能全 《兰州学刊》2013,(2):147-152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与个人危险性决定了侦查措施对其证据收集的保障性,而公民基本人权的重要性决定了侦查策略的限度性.明确侦查策略与非法取证的法律界限,准确界分侦查策略与非法取证行为性质,把握侦查策略运用分寸,确保侦查策略的合法性,对于提升我国刑事侦查正当性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突出的现实针对意义.  相似文献   
72.
“两个证据”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初步建立。“两个证据”规定虽彰显公安司法机关力图追求司法公正的态度与决心,然而,如何将制度规定有效运用于司法实践中,仍需一套具体的、稳定的、有效的操作程序。而要使“两个证据”规定付诸实施,首当其冲要面临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问题。建构非法证据排除的启动程序可从主体、影响因素、可能的展望等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3.
在刑事诉讼中,很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由于经济原因得不到律师的帮助,加之其自身法律知识的匮乏以及人身自由往往受到限制和剥夺,控辩双方实际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地位。刑事法律援助作为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保障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和谐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刑事诉讼法》即将实施的大背景下,文章通过分析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以探寻如何真正发挥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论新刑事诉讼法视野下电子证据的审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刑事诉讼电子证据审查存在真实性认定难、关联性确认难和权益平衡难的问题。由于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同,在审查电子证据时,应结合不同诉讼法对证据规则的要求进行审查。对电子证据可以从证据能力和证据力两个层面进行审查。对电子证据证据能力的审查是对电子证据有无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审查,而对电子证据证明力的审查则是对电子证据可靠性(真实性、完整性程度)和充分性(与待证事实内在联系程度的大小)的审查。  相似文献   
75.
法律有稳定性,但是适应时代发展进行修改也十分重要。我国刑事诉讼法自1997年实施以来已经过了15个年头,一些制度、程序已经无法适用当今司法实践的需要。2011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公布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草案。草案在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权、维护程序正义三方面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有着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6.
我国法治实践中,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之间一直存在着诸多不协调,彼此互动不明显。无论是在观念认识,还是在立法、司法实践以及学科研究层面,二者关系呈现出分离、割裂、断层的局面。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是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因犯罪这一纽带联系在一起,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均受刑事政策指导,在历史上原本合体并存。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树立刑事一体化观念,注重整体性立法,加强司法实践融合,开展交叉性研究,以实现二者双向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7.
彭胜利 《经营管理者》2013,(14):259-259
<正>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作出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根据这一决定,刑事诉讼法对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2012年11月5日的第1559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亦自2013年1月1日起  相似文献   
78.
司法解释是法律适用的基础和前提,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应能保证刑事诉讼法的正确实施。基于此,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探索了现行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在解释主体和解释权限方面存在的种种严重问题以及对刑事诉讼法本身的影响,提出了完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权的具体出路。  相似文献   
79.
质证原则是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并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环节。修改后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已在交叉询问、直接言词、证人身份披露以及所有证据都应经过质证才能作为定案根据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更充分体现此原则的丰富内涵和司法的公正性。但在其立法上和执行上的某些方面尚有不足之处 ,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0.
无罪推定原则有着丰富的内涵,从中可引申出三条诉讼原则,被告有沉默权,控诉方负举证责任;有利于被告原则。我国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并未确立完整意义的无罪推定原则,尽管如此,无罪推定原则仍对我国的刑事诉讼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