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4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86篇
管理学   320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52篇
人才学   78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3453篇
理论方法论   513篇
综合类   5832篇
社会学   292篇
统计学   56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601篇
  2011年   717篇
  2010年   747篇
  2009年   650篇
  2008年   815篇
  2007年   662篇
  2006年   584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442篇
  2003年   459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51.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四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蓉  赵磊 《学术研究》2004,1(5):63-68
本文从四个方面 ,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探讨 :“以人为本”何以可能 ;“先富起来”与科学发展观 ;精英与大众 ;可持续发展不能只关注“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52.
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三大转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俞吾金 《河北学刊》2004,24(3):53-57
哲学研究的对象由三个不同的侧面构成,即外部世界、自我、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间与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媒介物。从这一见解出发来看西方哲学史,之中存在着三个大的转向。第一个大转向是从独断论哲学到批判哲学;第二个大转向是从批判哲学到生存论哲学;第三个大转向是从生存论哲学到当代语言哲学。  相似文献   
953.
曹革成的<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是萧红研究的新收获.它将传主置放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大背景下,运用创作心理学、接受美学对萧红的人生和创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定位,特别是对萧红研究中的诸多疑案作了系统的梳理和认真的考证,有许多新的发现.对<呼兰河传>的创作心理和思想基调,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954.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该书汇集了江泽民同志自1989年6月至2002年6月间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江泽民同志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论述,从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科学、全面地阐释了法治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方针、政策,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是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955.
本文以《宋论》为主,结合其他文献来对王夫之政治思想近代突破的模式作历史考察。文章认为,王夫之在批判儒家道德政治既讲捍卫道义而又贪恋名利、既倡仁义道德而又滥用严刑峻法这两大悖论的同时,鉴于这种道德政治强调亲亲、等级以及倡导绝对主义价值取向的理论缺陷,选择性地吸取了以原儒尧舜圣王型政治理念和道家虚静无为学说为主要内容的古典人文主义政治思想,并予以发展。在民族主义感情的强烈催化之下,船山给古典人文主义政治思想注入了许多积极的近代内容,其人文基础也得以空前扩大,从而较好地弥补了这种古典思想诸多的先天不足,并使其创造性地转化为较成体系且初具近代意义的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956.
生存论哲学标志着对传统哲学的逆反和新的哲学范式的萌动.现代生存论哲学对近代主体哲学和道德观念进行批判呈现出两条理论轨迹一是从个人主义走向新个体主义;一是从个人主义走向共同交往.生存论哲学在主体间性问题的理论误区,在于割裂了个人与社会、理性与非理性、理想性与历史性的统一.要走出生存论哲学的理论误区,必须确立人的存在的总体性视野和历史性视野.  相似文献   
957.
康德的意志两重性说及其对现代非理性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的意志论学说,对德国的非理性主义文化转向及其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作用。费希特和谢林发挥了康德的自主意识和意志论思想,并对此实行了彻底的唯心主义转向和非理性主义转向,揭开了德国非理性主义哲学文化之序幕。叔本华、尼采以生命意志论和权力意志论解释世界和说明人生,将康德的意志二重性加以彻底的非理性主义化,形成了系统的非理性主义意志论哲学。德国所以成为近、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故乡,除了其它原因外,与德国的精神文化特性和浪漫主义运动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8.
唐德刚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论"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著<晚清七十年>,集中反映了唐德刚先生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论.在唐先生眼中,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从中古东方式的社会型态,转向现代西方式的社会型态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史".唐先生"社会转型论"的理论意义在于她为人们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编写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一条恰当的、有价值的基本线索;为历史学找到了一个与现实联系的很好的契合点,从而也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拓宽了史学家的视野和研究领域,有利于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而不是单线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959.
柳宗元在散文理论方面多有卓见,"文以明道"是其理论核心.柳宗元所明之道是孔子的儒家之道,他强调道的实践性,主张文道并重;他提出了以"诚"为内质的作家修养论;他论述了诗文两体的基本分界;他提倡"卓然自得"的创新精神,并以自觉的美学意识丰富了其散文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960.
试论知识的建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是认知主体在一定认知情景下的建构结果。知识的建构过程存在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互动”和认知“主体与社会文化情景互动”这样同一建构过程的两个方面。知识的建构机制,就是知识的建构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与认知对象、社会文化情境之间的互动机理。其实,这一互动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认为主体的“个性”选择和社会文化情境的“社会”选择,“个性”选择存在着认知主体的“自由创造”,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就是任意建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