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0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篇 |
民族学 | 23篇 |
人才学 | 2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08篇 |
理论方法论 | 30篇 |
综合类 | 261篇 |
社会学 | 34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职英语教学的课堂现状仍然是以教师讲授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优秀学生乐于参与和积极表现,大多数学生则沉默以对。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也许可以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有一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42.
43.
李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4):108-110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过程就是译者的适应和译者的选择过程。文章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阐述朱生豪莎剧输入过程中对"需要"、"能力"和"环境"的适应和选择,文章指出朱生豪选择输入莎剧适应了译者生存需要和实现生存价值的需要,适应了译者双语、双文化能力,适应了浪漫主义的翻译生态环境。朱生豪基于莎剧在中国输入初始阶段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归化的输入策略,实现了普及莎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4.
云峰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23-129
元代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统一的中央王朝,其间民族文化交融非常活跃,并且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在当时民族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元杂剧与唐传奇对中国传统婚姻模式的反映即有所不同。元杂剧对才子佳人爱情的描写等,反映了当时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关于爱情婚姻方面的崇尚自然、较少束缚;当时比较宽松的思想政治环境,及其对封建礼教的强力冲击等,均对元杂剧之爱情婚姻剧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丁莉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94-98
从类型角度而言,当前很多展现平民生活理念的影视剧落入了"类型剧"的俗套;从女性主义的立场来看,一些涉及"婚外恋"的影视剧与其说是"劝世寓言",不如说是"欲望叙事";从"视觉产品"的角度看,很多文化题材影视剧基本被当成了"文化怀旧"产品,在强化了它们的"情感抚慰"功能的同时也失落了对传统文化应有的客观立场. 相似文献
46.
元杂剧爱情剧中的男主人公几乎全是文人书生,他们饱读诗书,富有才学,不顾门户之见,大胆追求爱情,当爱情受到阻碍的时候能坚守爱情,并且功成名就以后并不移情别恋,这是他们积极的一面.他们也有消极的一面,那就是抗争不激烈,不彻底,对压迫势力妥协.他们的消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代文人书生的生活状况及他们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47.
在萨特的重要哲理剧《魔鬼与上帝》的文本中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文学文本自身对主题既聚合又消解的特性 ,萨特哲理剧在解构上帝与自由这一对相关性概念的同时 ,也解构了实现个人绝对自由的可能性。因此 ,这种解构从文本上来源于哲学之真与艺术之真的矛盾 ,从理论上来源于现象学方法论本身的矛盾 ,在实践上来源于个人价值理想与这一理想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矛盾。 相似文献
48.
潘培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明代作家林章性格豪宕,一生坎坷却又充满传奇色彩.在人生的两次低谷中,林章写就了戏曲作品《观灯记》与《青虬记》.前者是落第文士的“寄兴宣情”,后者则表达了“蒙冤在狱”的困厄之感.这两部文人剧共同描摹了一幅明中叶文人士子群像,在剧作的构思结撰、戏曲语言等方面都非常有特点,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才情与气节. 相似文献
49.
左翼作家杨骚的浪漫剧多借助想象寄寓理想,或通过浪漫题材现实化摆脱转型时代的忧郁症。作为左翼作家联盟早期会员,他还创作了一批写实剧。杨骚剧作体现出现代特色的生命意识、抗争精神和自由意志,同时呈现出独特的闽南文化特色和一种浓郁的怀乡主旨。 相似文献
50.
布莱希特创立的以"间离-思考-行动"为核心模式的"叙事剧"戏剧理论要求把叙述性、评论性因素引入戏剧舞台,主张"舞台叙述事件",从而引导观众进行理性的评判和自我反思。布莱希特成熟期所创作的《高加索灰阑记》是其叙事剧理论最彻底的体现,该剧从剧本结构、表演手法、戏剧功能等方面很好地实践了他以"间离效果"为核心的"叙事剧"理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