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2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1549篇
劳动科学   3708篇
民族学   77篇
人才学   627篇
人口学   192篇
丛书文集   2167篇
理论方法论   523篇
综合类   3880篇
社会学   940篇
统计学   545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415篇
  2014年   917篇
  2013年   767篇
  2012年   770篇
  2011年   1002篇
  2010年   970篇
  2009年   1189篇
  2008年   1485篇
  2007年   761篇
  2006年   624篇
  2005年   605篇
  2004年   564篇
  2003年   546篇
  2002年   442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编辑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产生的。这一历史阶段以文字的产生为其重要标志,以记载文字的物质载体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以及社会交流文化信息的需要为其基本条件。在这一基础之上编辑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2.
93.
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不仅是挂块牌子、换个名称、增加几个编制、多要一点经费,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解决仲裁效能问题。因此,成都市在推进实体化过程中,特别注意借鉴国内民商事仲裁制度的改革经验,以新的理念武装头脑、改进工作,使仲裁更讲究效益、更富有成果、更理性化、更人情味,为当事人所理解、接受和欢迎,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调整劳动关系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4.
仁寿县劳动保障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正确领导下,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学习向志雄同志活动同当前劳动保障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了劳动保障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5.
一本图并茂。帮助农民工生动、直观的了解在进城务工中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以及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相关知识的《农民工维权手册》,最近由四川省劳动保障厅编制完成。5月31日,省政府在成都举行了“四川省《农民工维权手册》首发仪式”,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蒋巨峰。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保明,省劳动保障厅厅长张成明等领导将首批《农民工维权手册》发送到农民工代表的手中。  相似文献   
96.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科技要素配置最重要的环节.科技活动人力资源投入的多少.关键取决于企业的实力.同时反映了企业的科研水平。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为10012人,比上年增长32.3%: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4485人.比上年增长30.3%;研究与实验发展(R&D)人员3824人,比上年增长6.9%。  相似文献   
97.
98.
编辑本质的研究及其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编辑本质的研究异彩纷呈 ,众说莫一。文中认为对编辑本质的认识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是 :对编辑本质的认识是建立在对编辑现象充分描写基础上的内在联系的抽绎与提升 ;编辑现象的描写应从历时与共时两个层面以不同的线索来进行 ;与编辑劳动相关的因素有宏观、微观 ,内部、外部 ,决定性、非决定性之分。  相似文献   
99.
本文认为科研劳动作为一种复杂劳动其劳动过程具有探索性、创造性、艰巨性和连续性;劳动方式具有综合性、竞争性;劳动成果获得具有偶然性;作为一种自觉追求真理的实践活动,科研劳动还有社会性的特点。根据劳动的特点,科学家的人格可分为好奇型、功利型及奉献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0.
从企业家的劳动性质是复杂的人类劳动为逻辑起点,论述了企业家的劳动创造价值,其中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企业家劳动Ⅰ)再生产企业家自身的劳动力价值,创新劳动(企业家劳动Ⅱ)创造超额利润。企业家自身的劳动力价值是有界限的,而创新劳动(企业家劳动Ⅱ)创造的价值无法限量。可以通过六大机制来激励企业家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