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3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包括价值决定的国家、市场与劳动者三个维度,本质规定与历史形式两个层面。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理论,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中国劳动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症结之所在。现阶段中国劳动收入分配不公正,既有劳动力价值形成与实现过程中的国家层面原因,也有市场和劳动者个人方面的因素。国家在实现分配公正方面应该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52.
劳动收入有“受动型”和“自营型”两类 ,它们分别处于劳动法律关系和一般民事法律关系之中 ,判别劳动行为合法性有劳动主体资格和劳动行为方式及劳动行为后果的合法 ,合法行为所得的劳动收入方得到法律保护 ,而法律将对非法的劳动行为所取得的收入的非法程度予以不同的追究  相似文献   
53.
张建武、赵秋运、黄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年第5期撰文认为,劳动收入份额研究的未来走向如下:第一,从注重宏观到微观。许多关于劳动收入份额方面的研究因为省级面板数据的可得性而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宏观层面,虽然因为缺少微观数据支持而导致微观研究不够,  相似文献   
54.
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的数据,分析了非劳动收入、个人劳动收入和配偶劳动收入对双薪家庭中夫妻在工作日市场工作时间、家务时间、学习时间和休闲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劳动收入的提高可以引起妻子学习时间和休闲时间的增加,丈夫休闲时间的增加;个人劳动收入的提高会导致自身的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增加,家务时间减少,并且对丈夫家务时间影响较大;丈夫劳动收入的提高会导致妻子的工作时间减少和休闲时间的增加,而妻子劳动收入的提高仅会引起丈夫工作时间的减少;教育可以减少夫妻的工作时间并增加学习时间和休闲时间,使家庭中家务劳动更倾向于共同承担.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当提高合法非劳动收入和重视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5.
《创新》2010,(2):97-97
清华大学李稻葵、何梦杰、刘霖林在2010第2期《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发表题为《我国现阶段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下降分析》的文章。作者通过国际比较及中国经济省际数据分析发现,在长期内,收入分配中的劳动份额在经济发展中会先下降后上升,同经济发展指标以及产业升级指标存在着一定的U型关系,在购买力平价下人均GDP为6000美元左右(2000年固定美元)时会达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56.
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全国各阶层人民在党的基本路线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各级党和政府精心组织下大胆实践的结果,同时更促使我党对如何推动非公有制经济更快发展和产生更大作用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理论  相似文献   
57.
社会主义社会是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它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又称低级阶段,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必然呈现出阶段性。拙文曾把它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一)社会主义的极发达阶段(即马克思、列宁等经典作家所定义的社会主义);(二)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三)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四)社会主义的极不发达阶段,即初级阶段。我国目前尚处于这个阶段。 认真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现实  相似文献   
58.
59.
郑明芬  吴文娟 《社区》2011,(7):58-60
残疾人补贴媲美正常劳动收入有个中国朋友恋爱了,对象是一位法国男士,两个人打算结婚。对于居住地点的问题,朋友担心因为自己的身体缺陷在法国找不到工作,生活成问题。  相似文献   
60.
当前我国财富和收入分配贫富分化的问题凸显,必须高度重视和落实邓小平关于解决共同富裕的理论。全社会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较快下降、私有制经济大幅上升的根本性变化,是导致贫富分化的首因或根本原因。必须重视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壮大国有经济,振兴集体经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采用各种综合调节措施,以便制止贫富分化和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