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0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王兴亚 《中州学刊》2007,(4):179-182
明末李自成军中的李岩,是一个长期争议的传奇人物,而材料的不足,使之成为难以破解的一个悬案。康熙五十五年《李氏家谱》的发现,使得处于停滞状态的李岩研究再次活跃起来。谱中有关河内唐村李岩的记述,不是取之于社会上各种不实的传闻,而是取材于与李岩同时加入李自成军为将的父辈,以及当年唐村李氏族人的口述,撰者亲见李岩之祖父、父亲、兄长及其妻室,因而真实可信。这些记述的动机,不是为着开展学术研究,更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而是为让子孙后代了解他们的先人,这是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32.
李氏朝鲜建国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必然曲折地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里,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哲学观点的冲突.这种冲突集中反映在程朱学派内部的退溪和栗谷为代表的两派冲突.栗谷在这场冲突中,正确把握时代脉博,为解决时代提出的历史任务,阐释了许多反映时代特征的合理的有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为传统儒学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和生命力,为后期朝鲜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通过对先秦典籍和出土文献中"李"字及其用法的综合考察,得出关于李氏起源问题的一些结论.李氏出自职官,但并非源自"理氏".里氏、李氏、理氏是同一姓氏在不同时代用字不同,均源自同一职官.春秋和春秋以前用"里"字,战国开始用"李"字.而以"理"为氏则是战国以后,职官义普遍写作"理"、姓氏普遍用"李"字.从先秦典籍和出工文献看,先秦不存在"理氏".  相似文献   
34.
高丽中期是贵族政治达到鼎盛时期,门阀贵族势力膨胀,庆源李氏家族是最典型的代表,在百年间国家大小事件都离不开庆源李氏一族。剖析庆源李氏一族兴衰史,了解庆源李氏一族发达与高丽贵族政治关系,利于我们理解把握高丽贵族政治兴衰。  相似文献   
35.
明朝时期 ,由女真族所建立的建州、毛怜二卫与朝鲜皆有过密切的交往和联系 ,尤其是建卫之后 ,朝鲜政府神经紧张 ,双方矛盾冲突不断 ,时战时和 ,期间史事纷繁 ,从特殊的角度反映了明代中朝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李氏将兴”与“刘氏当王”是隋末的政治谶言,它们分别为当时两大集团——太原李唐集团与山东豆子、高鸡泊集团所利用。李唐建立后,更把“李氏”之谶加以发挥,作为自己代隋而立的符命。对于这两个谶言,前贤皆没有上溯及这些谶言的早期历史背景,本文通过对其形成过程的考察,试图揭示它们的发展脉络及其在社会中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37.
西宁李氏家族是河湟地区的一大望族,有明一代,李氏家族涌现出多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依据新近查阅到的《李公同室太夫人郭氏墓表》,结合现有的李氏碑铭资料,以及《明实录》、《锦衣卫选薄》等史料中有关李氏家族成员的记载,对目前学界有争议的李文籍贯及族属、李南哥初授武职及李氏后裔袭职等问题进行辨误和补遗.  相似文献   
38.
唐可 《老年人》2012,(2):42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35岁的张孝祥在静江知府(治所在今广西桂林)任上被谗言陷害落职,从桂林北返芜湖,一路泛舟湘江北上,到达洞庭湖。时值中秋之夜,词人感慨万千,写下传诵千古的《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相似文献   
39.
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重要将领李岩,崇祯十七年被李自成冤杀。关于李岩的籍贯,史学界众说纷纭。以近期发现的河南省博爱县唐村清康熙五十五年由李元善所修的《李氏家谱》为依据论证,李岩的籍贯应为河南省博爱县唐村。  相似文献   
40.
有学者认为李氏“散打“评书魅力需要听众具有成都市井文化特殊常规关系作为领略、赏析的推理前提。然而,笔者认为,这种前提同时也成为制约李氏“散打“评书走向全国的一种客观因素。因此,有必要通过扩大成都市井文化特殊常规关系语境传播渠道,使更多听众言语社团理解李氏“散打“评书的话语阐释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