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8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从阐释学、语言力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密尔顿的第八首十四行诗《在孕育攻城之际》进行整体阐释。认为密尔顿在创作这首十四行诗时,还不是一个坚定的议会派分子。因为从该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潜意识。作者在该诗里运用了许多隐喻和典故,构成了隐喻群或隐喻集合,并且形成了一个整体隐喻,那就是他灵魂深处的潜意识:希望免除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劫难。  相似文献   
42.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素来被解读为歌颂“友谊”与“爱情”的典范之作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赞誉。但是,当我们破除对莎士比亚的崇拜心理并以理性的眼光重新审视他的诗作时,我们发现这种所谓的“友谊”和“爱情”其实只不过是抒情主人公与贵族青年的同性恋浪漫曲。本文试图通过对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同性恋风尚以及十四行诗的内容和措辞的分析,来揭示莎氏诗歌中鲜为人知或为正统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所不愿看到的一面。  相似文献   
43.
性别伦理美学——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批评的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是伦理审美的一大障碍,二者难以调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关于性的种种沸沸扬扬的纠纷,往往由伦理学而起.把伦理学纳入审美的视界,便给性别审美某种让步.这不仅拓展了审美的范畴,也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批评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4.
十四行诗是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一般认为,这一诗体源于意大利,后来传到法、德、英等国并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诗体.从形式到格律,西方十四行诗都与中国律诗有相似之处.从时代来看,中国律诗盛于公元8世纪左右,而最早的意大利十四行诗出现于13世纪.公元8世纪至13世纪正值连接中国与西欧的阿拉伯帝国时期,当时的西欧文化远比近东文化落后.在近东的希腊诗歌和古代阿拉伯诗歌中迄今未找到十四行诗,而中国律诗当中却有大量的十四行之作.如果西方十四行诗与中国律诗真有什么关系的话,那么,前者很有可能源自后者,而完成这一文化传递的使者很可能就是阿拉伯人.  相似文献   
45.
莎士比亚的154首十四行诗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完整的戏剧元素,从单首诗来看,其戏剧性也明确存在。从莎氏第129首十四行诗可以看出,诗中存在戏剧人物、人物行为、戏剧冲突及矛盾的解决等,其戏剧性具体表现在叙述者的心理演变过程、用词、句法、修辞以及诗歌形式等方面。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屠岸、梁实秋、辜正坤三位译家的译文,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戏剧性在诗歌翻译中的再现。  相似文献   
46.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诗歌的模糊美给读者留下了无限解读的空间。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模糊美主要表现在语义模糊、意象模糊和主题模糊三个方面。从语义模糊方面来看,该诗选择“lovely, temperate, short, hot”等形容词和“I”,“thee”,“this”等指示代词,使其蕴含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呈现出开放的审美意境;从意象模糊方面来看,该诗将夏天、花朵、太阳、死亡等孤立、单一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虚实相生,召唤读者能动地参与填补与构建该诗的意境,充分挖掘并体验其模糊美;语义模糊和意象模糊又决定了该诗题旨的不确定性和流变性,赋予其主题以多元模糊之美。    相似文献   
47.
莎士比亚第1-17首这一组独特的劝婚育十四行诗,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主题是以生命的延续来战胜时间,使美与真永远繁荣。为传达这个主题,莎翁采用了玫瑰的意象以及与玫瑰密切相关的"花精"、"提炼"等其他意象,赋予了玫瑰意象以生命繁衍这一不同寻常的涵义,反映了这位伟大诗人超越常人的思想与情感。  相似文献   
48.
阿拉伯人的原创文学主要是诗歌,尤其是阿拉伯抒情诗曾经对欧洲产生过巨大影响。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欧洲骑士文学的影响;其二是对欧洲十四行诗的影响。可是,这种影响问题至今仍有很大的争议,产生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方学术界存在着一种故意将阿拉伯人"侏儒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49.
十四行诗是英国诗歌中的一种主要诗体,形式优美、韵律严谨,在西方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优秀的诗人以这种诗体写出了许多不朽名篇。本文追溯了自文艺复兴以来十四行诗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及其特征,并谈论了莎士比亚诗歌的特点和他对十四行诗的贡献。  相似文献   
50.
十九世纪英国著名诗人白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有其独到的魅力。它连绵不断,委婉缠绵;起伏跌宕,盘旋曲折;并且体现了女诗人“小声柔气”,贞静平和之特点。无论其情感内容,还是形式都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美的精神世界,对于我们抵御现代文明生命物化,提高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