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7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471篇
社会学   65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61.
“调北征南”是明初非常重要的一个政治军事事件,对云贵地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直至清代,客民源源不断地涌入云贵地区,伴随着客民的定居和开发地方,“调北征南”开始不断地被客民强化、记忆,并用以建构其身份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客民在“土著化”过程中,将“调北征南”塑造成一种移民策略,通过对“调北征南”的建构,使家族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归属感”。土著在与客民的互动过程中也附会客民的“调北征南”,努力使自己成为王朝的“化内”之民。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客意识在“调北征南”移民传说下逐渐淡化,双方有着一定的趋同性,由此共同构筑了地方社会。至此,“调北征南”成为身份建构与地域认同的标志性符号。  相似文献   
862.
受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影响,北极的潜在战略价值逐渐凸显。北极八国现已将北极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促使“近北极国家”也积极制定北极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介入北极事务,积极参与北极治理。通过界定“近北极国家”的概念与范围,归纳分析“近北极国家”的北极政策类型。“近北极国家”的北极政策虽有紧迫型、适应型、关注型之分,但“近北极国家”北极政策一般都遵循一致的原则和目标,国家间也存在诸多有利于北极发展的共性主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北极国家”介入北极事务的航线开发利用共同路径,以期为分析北极局势、缓和北极争端提供思路,进而为中国进一步制定北极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63.
谢雪娇  肖坤冰 《民族学刊》2023,14(2):73-82, 158
通过梳理南路边茶的传统制作工艺和贸易历史,认为南路边茶的制作工艺在唐代初见雏形,到宋代又新增了“渥堆”工序。唐宋两朝的“茶马互市”,由唐朝的单纯经贸往来,到宋朝的“以茶治边”“以茶博马”,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经济文化的互动交流。元明清时期在茶马政策和“西番茶”制造工艺的影响下,南路边茶制作工艺发生了一系列变迁。其变迁过程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是藏族对汉文化趋向性的认知,是汉藏在漫长岁月交流互动中达成的文化基因上的契合,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864.
北派武侠小说家还珠楼主应列为科幻、世情兼仙道的“以仙写俗派”。他写出北极磁场、地质生成、新科技产品、军工武器与北极动植物景观,此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北极“探险热”及清末小说北极冰山、白熊等表现接续。“北极冰海”也被清末画报所关注。还珠以科学思维取法火山喷发留存地火中和冰川,构设出虚实融通的动植物生态空间,强化求道修仙中持守伦理、内外兼修的意趣。在20世纪初小说北极冰山书写的基础上,还珠把北极海岛定名为北海“玄冥界”,反复强调对自然界应有敬畏之心,有限资源不可穷尽式获取而应保护,前所未有地开拓了30年代后武侠小说的跨域想象——北极严寒气候、火山、海底生存与剑仙探险等,表现出更富现代意识的生态共同体思路。钱理群提倡应关注20世纪40年代“战争对思维方式的影响”,还珠重在多方描写探险者如何避免灾难,以仙道北极之争隐喻中国抗战应避免内部纷争,相依互容地生存,而金庸小说偏重特殊空间中人性的变化与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