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南洋公学译书院为配合晚清军事、政治变革及公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方针指导下,近六年间从西方、日本翻译并出版了大量兵书、政法类书籍及教材。尽管译书院负责人、身为洋务官僚的盛宣怀在政治上存有局限,尽管"中体西用"作为指导思想在学理上是否合理,目前学界还颇有争议,但译书院事实上为建立晚清新式陆军、推行新政运动、培养新型人才以及推进近代翻译事业做出的贡献,实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2.
王文 《金陵瞭望》2010,(16):44-46
1910年,时在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教书的陶达三参加了南洋劝业会,展出的生物标本轰动全国,一举成名。在次年意大利都灵举办的世博会上,他的标本被评为了金奖。  相似文献   
103.
陈嘉庚刚到重庆没几天,中共参政员叶剑英、林祖涵、董必武就登门拜访,不久,中共驻重庆办事处又举行茶话会欢迎陈嘉庚。1940年,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为了慰劳祖国抗战军民,亲自组织并率领南洋各属华侨筹赈会回国慰劳团(简称"南侨慰劳团"),对重庆和延安等地进行了实地慰劳考察。  相似文献   
104.
在历史上,峇峇娘惹是由明代移居南洋的华人和当地马来人所生的后裔形成的族群,是观察东南亚的语言接触、族群交流和文化融合的绝佳例证。通过史料研究和实地考证相结合,从峇峇娘惹的语言文字、饮食传统、陶瓷用具、服装手艺以及习俗信仰等进行论述,探讨其形成的多方面原因,可以为南洋的文化碰撞与融合,做出条理清晰的描绘和生动形象的举证。  相似文献   
105.
考察台湾体验与黄锦树现象的复杂关系,我们不难发现,台湾既是旅台学者黄锦树的资源支撑的反攻利器,同时又是一种伤害和背叛。对马华本土的大力批判毋宁更反映出黄锦树对大马这块阵地的高度重视和迷恋,而对台湾的背叛既是一种对伤害的回应,又是一种丰富。同样需要注意的是,黄锦树对中国性和本土性都呈现出相当复杂的吊诡情结,其中也有需要清理的霸权逻辑,甚至也部分限制了他的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106.
郁达夫南洋时期的艺术散文为其政论杂文的锋芒及三十年代游记成就所掩 ,不大为研究者注意。这些散文可分为记游、记事、记人三类 ,三类散文贯穿着一个“以抗战为中心”的共同主题 ,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 ,是其整个散文创作中极富思想性的部分 ;在艺术上 ,也由早期的主观抒情趋向于客观的写实。其创作的量虽少 ,但仍有值得注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7.
赵霞 《老年世界》2006,(7):34-34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生于福建厦门市集美镇。17岁赴新加坡随父经商。1940年3月,他亲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冲破障碍,到达延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又组织“新加坡”抗敌动员总会”,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相似文献   
108.
巴色会在中国以客家人为主要传教对象。进入中国后,巴色会传教士以香港为基地,一方面向内地客家人传教,成功吸引了大量客家信徒,再借由殖民政府与传教组织之间的联系,招募客家籍信徒,赴南洋开垦,从而建立起了一条完整的移民和传教链条,提供了一个跨国的横向流动网络。在这个移民网络中,香港是一个中间支点,广东客家地区是出发地,东南亚是目的地,巴色会则是其中的一根链条。巴色会传教士以传教为目的,却促成了历史上一部分广东客家人向南洋的移民,对广东客家人的海外移民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蒙学课本》中的旧学新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洋公学外院于1897年开始编印的《蒙学课本》,一向被称为近代中国人自编的第一部小学教材。至1901年,该校又有《新订蒙学课本》问世。关于这两部在中国教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蒙学课本》一直存在着论述上的歧义,因此有必要从存世版本的考辨入手,结合南洋公学的教育实践,厘清前人与今人记述中的各种错误。两本教材通过《编辑大意》以及课文本身所呈现出来的教育理念与新知识观,特别是对于科学常识的普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反省、道德观念的重构、中西资源的配置以及对新学书刊的及时吸纳,也使其有足够的资格成为晚清的国民常识读本。  相似文献   
110.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我国民族卷烟工业的典型代表.其创立伊始,即努力拓展原料来源,采用先进生产设备;改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用灵活的销售手段,提升企业竞争力.这种注重竞争力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其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