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29篇
  免费   1059篇
  国内免费   390篇
管理学   5401篇
劳动科学   85篇
民族学   92篇
人才学   193篇
人口学   433篇
丛书文集   2869篇
理论方法论   519篇
综合类   11722篇
社会学   496篇
统计学   4968篇
  2024年   227篇
  2023年   793篇
  2022年   819篇
  2021年   834篇
  2020年   725篇
  2019年   848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847篇
  2016年   1079篇
  2015年   1101篇
  2014年   1612篇
  2013年   1552篇
  2012年   1822篇
  2011年   1844篇
  2010年   1793篇
  2009年   1856篇
  2008年   1943篇
  2007年   1473篇
  2006年   1205篇
  2005年   1092篇
  2004年   685篇
  2003年   562篇
  2002年   393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垃圾围城的现状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垃圾处理行业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个"收运-分类-处理-回收再利用"的城市垃圾处理的发展模型,并具体阐述了一个产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案,即通过转变政府机制、打破传统观念、改革管理体制、鼓励投资多元化、明晰产权归属和培育垃圾产业链,最终实现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后盾的高效的垃圾处理产业.  相似文献   
992.
目前我国农村相关配套政策改革滞后 ,导致地区差异越来越大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 ,不同地区的农村在家庭养老的方式选择上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依据农村养老主体的不同 ,可以把农村养老分为福利养老、家庭养老、综合养老与自主养老。这些不同的养老方式的选择是多种机制与利益作用的结果 ,文章从博弈论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分析多种养老方式选择的原因以及背后的理性机制。  相似文献   
993.
循环经济及政策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不断增大的经济系统控制在赖以生存的地球物理和生态极限之内。为此,提高生态效率将成为实现循环经济目标的重要路径。发展循环经济应在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三个阶段”应用5R减量化手段进行全过程管理,并遵循5R减量化手段的应用原则。最后,本文构建了基于伙伴关系的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联动的3P治理模式,并建立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994.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与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对行为金融相关文献的回顾 ,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 ,并探索了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难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同时 ,本文指出了行为金融理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为行为金融理论整合为一门学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995.
自然垄断定价理论与中国电价激励性规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自然垄断厂商因为总是处于向右下倾的成本曲线上,边际成本定价原则并不适合它们。因而就需要规制者在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之间进行权衡。基于自然垄断规制定价原理和激励性规制理论的分析对中国的电力定价问题进行了论述,在发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把激励机制引入到各电力厂商的定价制度中,并建议实现发电、输电、配电环节的业务性分离,建立全国性的“无阻塞”统一电网,实现配电环节的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构建公共服务供给评价指标体系,以2006-2018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极值熵值法测评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在此基础上,从财政收入和支出分权双重视角建立面板t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整体上看,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呈逐年提高的发展态势。公共服务供给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急需提升。按准则层提升幅度大小排列依次为:科学技术与教育>公共交通与安全>社会保障与就业>公共卫生与文化>公共环境。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波动类型可分为平稳性、持续波动型和跳跃型三类。(2)全国层面,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显著抑制了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分地区层面,在东部及中部地区,财政分权显著抑制了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但在西部地区这种影响不显著。系列控制变量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规模和城镇化水平以及65岁以上人口比重等变量对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工业化水平和对外开放度对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区域差异,控制变量的影响效应具有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997.
随着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新零售的深入发展,零售商更加关注客户在整个消费过程中的综合服务体验,迫切需要围绕消费者需求设计科学的服务水平策略。基于Hotelling模型,构建由制造商、线上零售商、线下零售商以及物流服务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结合双渠道的特点,将线上、线下服务水平及物流服务价格等同时引入供应链,研究分散决策以及局部合作决策两种模式下的最优服务水平决策等。研究表明:两种决策模式下,单位距离成本对物流服务水平以及线下综合体验服务水平具有负向影响,因此,线下零售商应科学选址,缩短与消费者之间的时间距离;当消费者的线上线下价格敏感系数之差增大时,线上渠道的市场份额及利润水平下滑,而线下渠道恰恰相反。因此,不同渠道的决策主体应采取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策略。分散决策时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服务水平小于线下综合体验服务水平,而线上零售商的合作策略可进一步提高其市场份额及物流服务水平,但不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线下综合体验服务水平。因此,线上零售商和物流服务商应采取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998.
以我国136家上市房地产企业2012年到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将融资约束和委托代理纳入同一框架,构建双边随机边界模型,探究两者综合效应对企业最优投资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对上市房地产企业投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代理成本对投资支出的影响略高于融资约束,融资约束不能完全抵消代理成本的影响;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的双重影响导致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规模偏离最优水平在5%—10%之间,大部分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投资异化问题;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更容易存在投资过度现象.为有效解决企业投资异化问题,促进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平稳健康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等方式弱化代理冲突,政府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条款、调控税率等途径减少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999.
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到底会产生挤出效应还是挤入效应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再度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国内需求。本文运用可变参数模型就1992-2006年我国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发现:1992-1994年,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挤出效应;1995-2006年,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挤入效应,且这种挤入效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总体来看我国政府支出有利于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因此,我国当前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有效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物流投资补偿,研究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双渠道供应链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策略问题,构建了Stackelberg博弈模型;同时考虑零售商进行物流系统投资以降低物流成本,以及制造商对零售商实施物流投资补偿激励的供应链模型。研究证明,补偿激励机制实现了制造商和零售商双方收益的Pareto改进,并改善了消费者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