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论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愉悦"与生态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有机自然观深受18世纪博物学理论的影响。在其以"自然愉悦"为主题的诗歌中,自然事物的"愉悦"情感与人类情感之间存在着深刻的有机联系,通过对这种联系的独特再现,浪漫主义诗人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认识,这对当前文学批评中的生态反思有着可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王静  郗文倩 《东南学术》2021,(4):104-112
中国古代博物学强调"物"的善恶祯祥,认为"物"皆有吉凶妖祥之性,人只有知其名、识其形、明其性才能趋利避害.因此,围绕着"物"以及人与"物"关系的整体认知,一系列"名物""辨物""劾物"等知识技术逐渐形成,并构成早期方技数术的重要基础.这些知识技术和思想信仰进一步维系着人们的生存信心与生活秩序,并为逐步构建的伦理社会、礼仪社会带来心理凭借.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古代名物研究的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悠久的名物研究历史,对其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是很必要的。中国古代名物研究分野主要表现在"持名找物"的名物学角度和"持物找名"的博物学角度,二者之间存在着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也有很大的区别。博物学早已独立,而名物学却一直从属于训诂学,使名物学的研究成果没有很好地用于科学的名物研究领域,所以名物学从训诂学中独立出来具有迫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来自龟兹的五种珍奇异物:屈支灌、龟兹板、金颇黎、银颇罗、游仙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试图将传统史志、出土文献、考古发掘实物与域外汉籍互相印证,综合运用小学、名物考证、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分析等工具进行会通式的研究,揭示这些宝物作为异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本文是中国古代博物学整体构架中关于殊方异物研究的一部分,认为文献中关于异物以及出产这些异物的异国的记载,经常是真实的史料、传说与神话并存,这些虚实之间的材料,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交互的异文化图景,也是时人观念和心态的表征。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审视和重绘中古时代之世界图像,追索它的成立与变幻的过程,可以使我们获得新的历史认知和体悟。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 case study on foreign treasures from Kucha,called Qiuchi (or Quzhi) kingdom in ancient times,as a part of Chinese natural history.The author tries to combine different materials:traditional historical records,unearthed documents,archeological objects,and Chinese rare books in abroad,into a corroborative system to reveal the symbol meanings of these treasures as the characters of foreign culture.It argues that the records of foreign treasures and distant countries,usually is a mixed presentat...  相似文献   
15.
医学呼唤人文理念和多元关怀,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中建立人文思维立场,有助于将人文范式和路径拉入进医学生视野,实现科学与人学的契合。人学视角能够确立对人价值属性的概念;系统化认知将思辨、整体、批判的思想方式融入医德规范的分野;博物学情怀则是一种眼光和精神,它可以撇开世俗和功利,还医学一份自由与本真。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的数学化、科学危机与博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象学家胡塞尔将科学危机追溯到伽利略对大自然的几何化、数学化,这一思想启发我们重新考虑西方自然科学史中博物学传统的当代意义。利用文化史中丰富的博物学资源重写科学通史并重建一种新博物学,有助于化解科学危机并丰富人们的生活世界。西方博物学史从怀特、卢梭到梭罗的人文博物写作,是人类思想史中一笔宝贵遗产,在重塑人与自然关系以及讨论环境保护时,我们不应当忽略它们。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博物学复兴的现实背景,博物学史写作亦逐渐兴起,但书写中国古代博物学史仍面临较大困难,其中有三个关键问题亟待回应:第一是概念界定。立足于现代学科形成背景及新名词语义演变,中国古代博物学史研究对象应基于现代博物学范式予以限定,即中国古代对动物、植物、矿物、人体进行辨识、命名、分类、描绘、搜集及展示的历史,但还需结合历史情境作出调整。第二是研究语境。书写中国古代博物学史,不仅出于对现实热点的回应,而且也暗合全球史、后人类史学等当下前沿史学理论,并特别具有中国本土史料及学术传统上的学理依据。第三是书写方法。传统学案体、目录体等学术史编纂体例并不适用于博物学史,故需探索新的编史体例,以揭示博物学史的内在发展脉络,并彰显博物学史作为新的专门史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14,(6):58-60
在1860年1月22日,法国博物学家亨利·姆奥为了寻找珍禽异兽,来到高棉(今柬埔寨)首都金边西北250千米处的洞里沙湖(今称金边湖)湖岸。年方34岁的他,就在这个蛮荒的密林深处,发现了震惊寰宇的吴哥遗迹。在此之前,没人相信当地会有什么历史可言,更不用说工艺技术了。但是摆在他眼前的景象,却是一个辉煌灿烂的古文明毋庸置疑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博物论是以博物学为基础和对象并把后者的思想方法提升为一种原则或纲领的哲学理论。博物知识来源于个体的生活亲知、集体或族群的劳动协作、先民经验的传承和知识分类等,因而具有自然性、切近性、涉身性、个体性、具体性和本土性等特点,不同于数理学的人工经验特性。在博物知识的规范中蕴含着丰富的建设性原则。中国作为独特的博物大国,其博物经验具有实践性、体知性、集体认知性、伦理性等特点,在人类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具有不可穷竭的价值,可以滋养和引导我们走向建设性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奇方异药甚多,而《本草纲目》作为中医药之集大成著作,总汇前人,给我们一个极好的机会览其大观。中华文明肇自巫术,中医随之而生,虽绵延发展但不脱旧迹,所谓奇方异药其实是巫术的遗影。后巫觋虽渐渐隐至幕后(并非消失),但许多内容渗入宗教与博物学,于此二者,包括《本草纲目》在内的许多药学著作吸收甚多,巫术遂从此途径影响中医药。古代中医历经千年发展,终难脱巫术气息,所以钱学森认为中医乃自然哲学的一种,尚未达到现代科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