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言文、白话文是两种在中国古代并存发展、互相竞争的书面语体系,其中文言文占据了数千年的主导地位,直到晚清的白话文运动后,其地位才被白话文所取代。符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被传播技术所决定,文言文与雕版印刷术相适应,白话文与机械活字印刷术相适应。雕版印刷术的有限的传播能力和技术支持了文言文占据数千年的正统地位,而晚清以来机械活字印刷术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它要求有广泛的读者、频繁更新的内容、广阔的市场与之相适应,借助白话文运动这样一种剧烈的、范围广泛的社会运动,机械活字印刷术获得了大批量生产所必需的读者群和市场,并取代了雕版印刷术的主导地位。相应地,白话文也取代了文言文。这种社会运动、传播技术、符号体系之间复杂的互动,我们还可以在欧洲宗教改革中找到另一个例子。了解这种在思想观念背后的传播媒介的物质力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白话文运动。  相似文献   
12.
史金波 《浙江学刊》2012,(2):5-11,2,225
在历史上,印刷术包括两大类,即雕版印刷和活字版印刷.这两种印刷术在发明的时间上有先后,在制作技术上有传承,在实际应用上有交叉和衔接.中国最先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后来经过几百年的应用和发展,又于北宋年间率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991年维修宁夏贺兰县宏佛塔时出土的数量巨大的西夏文木雕版,使中国早期木雕版零星传世的局面得以改观,大大拓展了中国早期雕版印刷实物资料,显示出中国中世纪雕版印刷的丰富多彩的内涵和高度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传播与通讯日益发达的今天 ,研究中国古代传播方式与传播文化的特色具有历史意义。在中国古代传播方式的历史演进中 ,口头传播、印刷术传播、邮驿传播三种不同的传播方式具有鲜明的特色。作为这三种传播方式的具体应用 ,小说、古代印刷广告、急递铺对中国古代社会面貌、统治方式、平民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 ,对建立现代的传播体系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樊宗有 《兰州学刊》2004,(3):256-256
词是我国诗歌园地中的奇葩。它与《诗经》、《楚辞》、《汉乐府》一样,都来自于民间,与音乐有密切的联系,都走过了由“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的地位转变过程。词兴起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词发展到宋代,出现了百花争妍、万紫千红的空前盛况,显示出了极高的艺术魅力,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与汉乐府、唐诗、元曲相映成辉。仅收录在《全宋词》中的词人共一千三百三十多家,词作品共一万九千九百余首。大批的作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促成了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又一巅峰。自然,宋词的兴盛也有它本身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一、词与曲结合,使词…  相似文献   
15.
唐宋词一经登上历史舞台,就几乎与印刷术的发展并行前进,两者结合后,更是如虎添翼,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印刷传播对唐宋词的走向全面繁荣,起的虽然只是外力的作用,但没有这种外力,唐宋词就不能在传播层面上实现真正的大众化,达到传播的最大范围.本文试从唐宋词印刷渠道的多样化、出版形式的多样性、流通方式的便利化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明代是中国古代茶书创作的高峰时期,明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和书籍刊刻的兴盛推动了茶书的撰著、刊行和传播。嘉靖、万历年间雕版印刷技术更为精湛,木活字、铜活字广泛使用,刻板印书的质量高、规模大、品种多、分布地域广,培育了社会的阅读风尚,成为明代茶书勃兴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此外,品饮茶叶已成为明代社会生活中饮食、医疗、交游、礼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生产与消费更为增长,制茶品茶技艺不断丰富,茶事理论深厚积累,时代哲学思想渗透茶文化等多方面条件也共同促成晚明时期茶书骤增。在此过程中,刊刻家深度参与茶事实践活动和茶书撰著,使茶书的撰著、传播与刊刻之间产生了多层面的交互,展现出茶书数量大幅增多、茶书体例时有创新、茶书内容包罗甚广等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人类历史进程中相继产生了三种对教育具有变革性影响的技术,即文字、印刷术与数字技术。文字的发明意味着人类社会的巨大飞跃,其在瓦解宗教神权、克服知识的偶然性以及塑造人类原始思维与精神的同时,也加速了人类的遗忘以及关于存在本身的遮蔽,教育作为灵魂疗治的“技艺”建立在不断远离“原型”的偶然性之上。印刷术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换方式,带来信息交换的几何级数增长。作为人类意识投射的先在性工具模板,其永久地确立了此在主体性激活以及时空意识塑形的“延异”关系,成为现代主体降临的发生学工具,推动了知识转型的历史进程,加速了人力资本教育以及知识型社会的到来。数字技术重构了现代性时空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存在方式,在主体、知识、媒介以及时空等方面为教育变革带来新的可能。数字化时代,不仅需要重新理解“数字土著”与人类教师,传统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师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数字技术加速了普遍性、具身性知识的消匿,强化知识碎片化、资本化与娱乐化倾向,教育亟需重建知识信任,关注具身认知。进入“泛媒介”时代,数字伦理缺失成为重要问题,亟须通过加强数字伦理学术研究、课程进校、文化创建等方式予以回应。此外,时空变革也...  相似文献   
18.
在清末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外来的知识大多是经历一个"多重复制"的过程而传播的,这个过程包括把外文翻译成汉文,袭用外文资料的图画,并最终印刷成书刊大量发行.1907至1911年间在<国粹学报>上刊登的一系列博物绘图,是探讨这个"知识多重复制"问题的一个范例.文章查考出这批博物绘图原图的来源,探讨了绘图者阅读相关外语资料的途径及能力,并初步讨论了当时上海已有的印刷技术及其他物质条件,对复制图画所能达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杨莉 《社科纵横》2005,20(5):233-234
中国佛教徒为了满足佛教作品的大量需求和传经的需要,经过长期探索和反复实践,使中国印刷术由捶拓、碑拓、印章捺印、木板雕印发展到活字印刷术。中国印刷术的发明者是佛教徒。中国的佛教徒对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核心是雕版印刷术原理的发明。雕版印刷术是一项伟大的科技发明。中国是世界上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国家,发明时间为公元前2世纪之末的汉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二件雕版印染品,已经完全具务了雕版印刷术的基本科学技术原理。汉代雕版、套印、用色、连雕带套带敷、镂空版套印以及“夹缬”诸项具体技术的应用,已经包括了宋元明清时期雕版印刷术在图书出版领域中各项主要的技术。雕版印刷术原理分别在纺织品和纸张上先后呈现出灿烂的文明之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