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战时通货膨胀使财政赤字成为国民政府的痼疾,为了敛财,国民政府奉行战时财政体制,《印花税法》的数次修订就是其重要举措。但因为肆意扩充税源,提高税率,加重罚则,一直被世人视为良税的印花税也难逃苛捐的命运,其税制发生了本质蜕变。江西地方法院的印花税诉讼案件很好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税制混乱特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2.
庞震 《金陵瞭望》2008,(19):25-25
房价真的是否会大跌.我觉得正如炒股一样,关键得看你是短线操作.而是长期持有,论及短线.房价近期的走势确实有些疲软.降价已经不言而喻,可是,谁都知道短期的形势.容易被人为的控制。譬如股指下跌,可能政府一纸降低印花税的通告.就足以让股市又兴奋上几天。当然刺激来得容易,去得也快,但是只要整个宏观经济形势良好,股市仍然是个值得投资的地方.这一点就是短线思维与长线思维的不同了.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国家政权与民间社会的互动关系是近年来学者们讨论的热点之一。1908~1911年天津商会和商界反对开征印花税这一事件的动态过程,具体而微地展现了官方与民间社会的利益冲突及双方的表达。这样一种从细节上重建历史过程的尝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官民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自1月24日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2%o调整为1‰。印花税税率调整表明政策调节股市的开始。资本市场税收政策将逐步得到完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21日,当股票交易印花税“从3‰调整为1‰、恢复到去年‘5·30’之前水平”的消息一传开,股民们立刻群情激昂,大家都在议论来日会有多少涨停,行情又会如何井喷,那感觉就像“过年”一样;机构们可能也觉得已经试出3000点就是。“政策底线”。在很多人看来,这是继证监会紧急推出《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后,政府推出的又一项“救市”举措。  相似文献   
16.
合同与税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合同中涉及税收的内容应当符合税法规范的要求,纳税人在签订合同时应特别注意合同与印花税、合同的某些具体条款与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关系,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1988年恢复征收印花税以来,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加强经济合同的管理和监督,培养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其弊端日益明显,这个小税种在实际征纳工作中,产生了一些问题,给税企双方都造成较大的困扰。本文在此发表一些浅论。  相似文献   
18.
<正>4月24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压抑很久的中国股市投资者发出了火一样的怒吼。上证指数上涨304点,涨幅达到9.29%,成为中国股市最大涨幅之一。印花税、大小非和再融资这三座压在投资者身上的大山要搬走了,减持更加透明,交易成本更低,中国股市重新焕发出活力。  相似文献   
19.
10月27日,香港政府宣布开始实施提高炒楼的额外印花税政策:买楼半年内转手须征收成交价20%tb0额外印花税,非香港永久居民及公司买家须再征收15%的额外印花税,这意味着今后非港籍人士或公司买家在港买房后半年内再转手,最多要交35%的印花税。  相似文献   
20.
从6000点持续下跌至1800点是个极其痛苦的煎熬历程,当中国股市每一次暴跌、每一个整数心理关口被无情击穿时,要求政府救市、干预非理性暴跌的呼声就一直不绝于耳且一浪高过一浪。经历了长达9个月的漫长等待后,终于迎来了实质性的救市政策利好。9月19日,在单边征收印花税,汇金自主买入工行、建行、中行股票以及中央国资委支持央企回购旗下上市公司三大政策利好的强力刺激下,中国股市迎来了久违的狂喜和沸腾。然而,有业内人士冷静地指出,出台实质性利好政策救市固然正确且广为市场热烈欢迎,但直至上证指数较前期历史高点创出70%以上最大跌幅之后方迎来这些实质性救市政策,相对海外其他国家政府针对金融市场动荡的应急反应,对倒下去的和仍在市场内苦苦坚守的投资者来说,管理层的关爱是否有点来得稍显迟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