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08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计算机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和计算机应用的重大问题,它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类社会生活,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和破坏。本文主要阐述计算机病毒危害性以及对它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2.
目前我国刑法学界对受贿罪客体看法不统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试图对受贿罪的客体要件进行阐述,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3.
目前,中国的腐败现象出现了一个新的动向——许多腐败分子不再是独来独往,团伙违法乱纪的集体腐败现象正在悄然蔓延。在当前查处的一系列案件中,往往挖出一个带出一窝。集体腐败势头的上升和蔓延已经产生了令人震惊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64.
超法规排除犯罪性事由根植于文化,超越了立法,对刑事司法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优点在于符合一个特定社会中人们对于犯罪的认知,易于为一般人接受;缺点在于有理论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危险,且行为性质的认定容易产生分歧.如果在特定理论的指导下,把各种超法规排除犯罪性事由按照一定的标准体系化,我们就能准确地把握各类超法规排除犯罪性事由的个性与共性,从而加深认识,并进一步指导立法和司法工作.  相似文献   
65.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中的声、光、电物理现象,是一种自然灾害.雷电可能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当前电子技术发展很快,电子设备的日益向自动化、多功能化和自能化方面发展的同时,这些设备的电路和电器件存在着防雷电冲击能力的问题.因此,设备在日常运行中,常常被雷电击坏,甚至造成系统工作瘫痪和人员伤亡.雷电构成灾害范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呈扩大趋势,日益严重.由于雷击出现的随机性和危害性,人们对它的了解和防护还不够.雷电防护是人类改造自然、开发自然的一门科学,因此.迫切需要提高时雷电灾害形成机理的认识和加强对雷电灾害的科学防护.  相似文献   
66.
邪教犯罪活动是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一种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的极端社会行为。它的滋生和蔓延,有着深刻的多层次的原因。邪教不仅具有公然的反社会性,同时肆意践踏公民的私法权益。应坚持法治与教育并重的防治理念,从多层面构筑邪教犯罪的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67.
人身危险性在刑法理论中的定位,有量刑根据说、刑事责任根据说、定罪根据说和犯罪本质特征说的争论.社会危害性有一个内部层次结构问题,在纵向方面,分为事实层面和价值评价层面,即自然属性层面和社会属性层面;在横向方面,由客观实害性和人身危险性两部分组成.在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前提下,应将人身危险性定位为社会危害性的组成部分.人身危险性的这一定位,既解决了刑法理论中的"脱节点"问题,又为报应与预防之刑的统一找到了合理结合点.  相似文献   
68.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有轻微违法、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等不法层级,它由量变到质变,随着危害程度的加深直至被社会主流价值否定评价为犯罪行为。在整个法律体系的设定过程中,刑事犯罪与一般违法的界限,应该以行为的性质而不是程度进行划分。刑法不得已原则为构成犯罪的行为在实质界域提供了价值依托。  相似文献   
69.
戈树峰 《经营管理者》2013,(32):230-231
生命权是刑法所保护的权益。动物的生命权也应得到刑法的保护,立法保护动物权利已成为国际总体趋势。在此情形下,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动物福利立法体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论述了虐待动物行为的危害性,入罪的必要性以及入罪的设想,以期对我国虐待动物犯罪的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0.
一、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民主政治制度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然而,近年来,检察机关在查案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损公肥私,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犯罪相当严重,社会危害极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