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23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156篇
管理学   2295篇
劳动科学   93篇
民族学   1299篇
人才学   525篇
人口学   58篇
丛书文集   7916篇
理论方法论   1481篇
综合类   12346篇
社会学   1969篇
统计学   316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569篇
  2022年   580篇
  2021年   616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482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514篇
  2015年   723篇
  2014年   1745篇
  2013年   1422篇
  2012年   1731篇
  2011年   2117篇
  2010年   1938篇
  2009年   2042篇
  2008年   2667篇
  2007年   1883篇
  2006年   1418篇
  2005年   1322篇
  2004年   1049篇
  2003年   880篇
  2002年   915篇
  2001年   875篇
  2000年   624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石杰琳 《决策探索》2005,(12):28-29
战后几十年来,每当日本国内出现了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言论,或是发生了历史教科书事件、内阁官员参拜靖国神社时,人们总要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日本对待战争历史的态度为何与德国不同?众所周知,德、日两国同是半个多世纪前那场战争的发动者和战败国,都被战争打得一败涂地,都被异国占领,又都“在一片瓦砾中重建了自己的国家,并创造了经济奇迹,被人们称作“两个战败国的崛起”。但是,德、日两国的历史观却大相径庭。德国人在战后全面和深刻地反省了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做出了很多努力勇敢地面对“最深的耻辱”,  相似文献   
52.
在城市建筑全球化过程中,文化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人与传统的地域空间分离,地域文化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化和商业化,如何保持中国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保护民族传统,按照人文的、历史的、自然的、特色的使传统与现代融合得更好,这是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3.
顾纪生 《决策》2004,(12):1-1
公元2006年,注定成为中国历史上面临惊险一跃的一年?随着全面加入WTO“大限”的降临,中国经济巨轮将从风平浪静的港湾起锚,驶入国际经济风急浪高的汪洋,屈指数来,离大限之日仅剩数百天,我们真的作好准备了吗?  相似文献   
54.
在《尘埃落定》中,阿来借用傻瓜的视角,质疑人们以往思想中的众多概念,关于"女人"的定义也是其中之一.阿来深怀同情地观照了历史中的女性地位,试图为卓玛敞开一个新的可能性的生存空间,但他依然无法完全摆脱其男性视角,无法真正为女人重新命名.  相似文献   
55.
56.
57.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目标中关于富裕问题的深湛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共同富裕道路进行了接力探索,不懈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的实践进程;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决定了这是一道世纪难题,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耐力战,需要非凡的意志、胆识与魄力,立足实际,多措并举;共同富裕具有共建共享性、全面性、渐进性,是有鲜明特色的共富之道,为人类社会走向富裕之路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58.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决议”是党内长期适用的规范性文献,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纲领性文献,是思政课教学的指导性文献。把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精神真正融会贯通到高校思政课中,长期有效发挥其独特育人作用,需要从融贯价值、融贯内容、融贯实践三个层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59.
60.
“大历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的创新运用与发展,是在历史思维、时代变迁和国际视野中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分析探究,从而得出立体、全面、动态的观点。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应以大历史之维读懂其理论源点,从共产主义的动态性、现实性和理想性诠释其发展逻辑,最终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展现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