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12篇 |
免费 | 300篇 |
国内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03篇 |
劳动科学 | 55篇 |
民族学 | 275篇 |
人才学 | 163篇 |
人口学 | 9篇 |
丛书文集 | 3407篇 |
理论方法论 | 727篇 |
综合类 | 7383篇 |
社会学 | 938篇 |
统计学 | 1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2篇 |
2023年 | 262篇 |
2022年 | 288篇 |
2021年 | 360篇 |
2020年 | 376篇 |
2019年 | 271篇 |
2018年 | 115篇 |
2017年 | 215篇 |
2016年 | 291篇 |
2015年 | 550篇 |
2014年 | 1040篇 |
2013年 | 750篇 |
2012年 | 764篇 |
2011年 | 858篇 |
2010年 | 874篇 |
2009年 | 854篇 |
2008年 | 990篇 |
2007年 | 774篇 |
2006年 | 670篇 |
2005年 | 611篇 |
2004年 | 526篇 |
2003年 | 451篇 |
2002年 | 433篇 |
2001年 | 379篇 |
2000年 | 296篇 |
1999年 | 181篇 |
1998年 | 111篇 |
1997年 | 118篇 |
1996年 | 70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徐柏才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2):137-139
对中国传统社稷之德的思想进行梳理,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地转换应用这一思想,在其同现代道德要求的异质冲突中,找寻其同构的契合点,促进具有时代精神、体现民族特色的当代公民道德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13.
14.
白虹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5):168-171
北宋婉约派的"倚声家之祖"柳永,其词缠绵悱恻、凄美哀婉,极尽韵味之致,处处凸现着意境美,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归纳起来,集中地表现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美学特征,虚实相生的意境美美学特征,韵味无穷的意境美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是我国最后一个移民乡和惟一一个驯鹿养殖基地。特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必然走驯鹿产业化和发展原生态旅游业之路,发挥城乡边缘区的补充功能,借区域经济发展之力,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回族民间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爱情叙事诗,由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长期的传播中赢得了回族及周边各族人民的喜爱。同时,它又以粗犷、直率、沉郁的语言抒发了一种悲壮的感情,令人回味无穷。文章欲以在西北农村广泛传唱的“花儿”体叙事长诗《马五哥与尕豆妹》为例,试图利用社会人类学的功能理论来尝试性的分析回族爱情叙事诗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17.
早期中国文献极为关注命名及称谓的问题:例如,诸子对于"忠"这样的重要概念应如何被"谓"有各自的论述,他们透过这样的命名行为来影响其他人对此概念的理解。然而,在近现代的西方翻译之中,命名性的"谓"常被"是什么"的"是"取代。以先秦诸子如何界定"忠""孝"为例,研究者从中可以发现中国重"名"思想的诠释工具通常有三:其一是孔子、儒家或中国哲学中的"正名"学说;其二是西方修辞学中的"转谓"(paradiastole);其三是分析哲学中的说服型定义(persuasive definition)。在解读诸子典籍时,虽然上述三种工具皆有削足适履的危险,但对于诠释文本却不无启发。重新检视这三种诠释工具,除了辨认出这些工具的危险性之外,亦可透过反思来发现它们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思"与"境"是唐代美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贡献。王昌龄较早提出并阐释"三格"(三思)与"三境",赋予"思"与"境"以诗学、美学的意蕴。后来,唐代关于"思"与"境"的认识大都以此为基准,不断地充实着"思"与"境"的美学内涵。刘禹锡阐发了"境生于象外",皎然提出"取境",司空图倡导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思与境偕,这些都是"思"与"境"问题的理论延伸。"思"是神思,也是构思;"境"是境象,也是意境。然而,其意涵又并非如此单纯,"思"与"境"关涉到景、象、味。唐代美学家以自己的审美卓见深化了对景、象、味的认识,不仅丰富了唐代的美学思想,也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文学艺术的审美创造是一个由感生"思"、感物得"境"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思与境偕"。把"思"与"境"联系在一起,主张"思与境偕",是唐代美学的杰出贡献,对中国美学意境论的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上的"三纲",本义并不是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是指君臣、父子、夫妇这三大伦;因为这三伦被视为一切人伦中最重要的,为人之大伦或人伦之纲,故称"三纲"。这一"三纲"本义承《尚书》《诗经》的纲纪传统以及先秦的"大伦"思想而来,经董仲舒阐发、《白虎通》界定,在汉代以来一千多年里占统治地位。宋代以来,狭义"三纲"概念,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由于朱子等人影响而日益流行,但严格说来,很难说后起的狭义代替了本义,而最多只能说狭义合并了本义。正因如此,一直到清末,仍有大量学者从本义而不是狭义使用"三纲"一词;即便朱熹、吕祖谦、真德秀、吴澄、宋濂、丘濬、湛若水等许多认同狭义"三纲"概念的人,也同时把本义作为狭义的宗旨,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本义使用"三纲"一词。因此,忽略本义,将"三纲"不加分辨地等同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无法理解古人"三纲"的真实含义和思想,进一步导致其被现代人歪曲甚至妖魔化。 相似文献
20.
梁立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1,(3):133-144
19世纪初,俄美公司为解决俄国美洲移民区的粮食危机,在夏威夷群岛进行了一系列的殖民扩张活动,其中尤以1815—1817年间舍费尔医生在瓦胡岛和考爱岛上的殖民活动最为重要。沙皇政府的消极政策、夏威夷政治形势的变化、英美商人的联合抵制以及舍费尔殖民谋划的失误,最终导致这一殖民计划失败。俄美公司由此失却解决移民区给养问题的一个有效选项,被迫转向与美商贸易和罗斯拓殖等其他渠道,这一结果进而对沙俄在北太平洋的整体扩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舍费尔的殖民冒险问题上,探险家个人、俄美公司、沙皇政府三者间表现出的态度差异,揭示出19世纪上半叶沙皇俄国殖民扩张进程中私人商业与国家权力之间合作与冲突并存的隐秘逻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