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5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57篇
管理学   703篇
劳动科学   55篇
民族学   275篇
人才学   163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3400篇
理论方法论   727篇
综合类   7383篇
社会学   938篇
统计学   109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360篇
  2020年   376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550篇
  2014年   1040篇
  2013年   750篇
  2012年   764篇
  2011年   858篇
  2010年   874篇
  2009年   854篇
  2008年   990篇
  2007年   774篇
  2006年   670篇
  2005年   611篇
  2004年   526篇
  2003年   451篇
  2002年   433篇
  2001年   379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江南新石器时代纹饰对中国古代文化中效法自然,重视生生,立足天人相合与追求动态和谐等特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始原意义。由圆形、三角形、螺旋线等几何纹组成的纹样表达了先民敬畏自然伟力、欣赏自然秩序与探寻动态平衡规律的自然主义态度;太阳纹及其与各种鸟兽纹的组合展现了先民崇拜太阳的宗教感情与生态链想象;由动物、植物和环境等符号组成的情景型纹样反映了人们万物相依的存在观和对渔耕生活的热爱;巫术和神祇符号体现了先民万物交通的一体化宇宙观。  相似文献   
82.
有人认为,数学学习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欣赏或缺少欣赏数学美的能力,从而没有体会到数学独特的美.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教学知识,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数学美,并运用巧妙的手段充分展示其独特的美丽,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独特的美,从而逐步学会欣赏数学的美.  相似文献   
83.
缩略语及其与原词语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缩略语是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缩略语的名称进行界定 ,并简单分析其构成方式、与原词语的关系及其产生条件。  相似文献   
84.
85.
中华民族传统的崇拜大、雄壮的审美意识在汉代君臣那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且推崇到极至.以"大"为美,作为汉代帝王与文士们共同的审美意识与审美互动,贯穿着汉大赋创作的内外表里和创作之始终,规范着汉大赋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86.
要真正了解李渔戏曲,全面了解李渔其人,就必须“知人论世,”通过李渔生活来把握其戏曲。深知李渔创作之旨的胡山评李渔的喜剧是“其旷漆园也”。也就是说李渔的喜剧创作就是要传达他的“漆园之旷,”像庄子一样旷达、超脱的思想。实际上,“漆园之旷,”既是李渔生活中享乐主义的根源,又是他喜剧创作的灵魂。当然,作为一部人间喜剧,《奈何天》所传达的“漆园之旷”与《庄子》所表达的旷达超脱毕竟还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87.
《东岳论丛》2016,(5):110-114
21世纪后女性诗歌日趋成熟,精神向度逐渐多元。延续1990年代的日常化写作诗意与智性并存的走向愈加深化,底层生活及其生存现状大量涌向诗人的笔端,与存在、灵魂、信仰等相关命题的揭示打破了理性、深刻、哲思与女性天然悖离的神话,使得女性诗歌出现了更多的异质元素,拓宽了诗歌本体的表现范围。  相似文献   
88.
杰夫是19世纪一位考古学家、探险家.1814年,杰夫带着考古队向“死亡之海”撒哈拉沙漠发起挑战.这支队伍艰难地在荒漠中前行,不时能看到动物的白骨和遇难者的尸骨.这时,杰夫就会让大家停下来,选择高地挖坑,小心翼翼地把遇难者的尸骨埋起来,还用树枝或石块为他们立上一个简易的墓碑.就这样,他们行进了快两个星期,还没有什么发现.  相似文献   
89.
杨树彬 《学术交流》2005,(10):183-186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形态,也是人类对宇宙不断探索和创造性地加以认识的结果。它们都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科学探索以追求“真”为动力,以造福人类即“善”为本源,而“美”视觉化地反映了真和善的这种当前状态;艺术是对生活本质规律的形象化揭示,是对“真”的表现和再现,是对“美”的追求的结果。艺术形象的启迪、认识、教育、审美和娱乐作用,在驱动欣赏者积极、向上、至善。因此,真、善、美分别是科学与艺术的艺同精神、终极目标和理想标准。三者在服饰上得到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