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4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4篇 |
劳动科学 | 5篇 |
民族学 | 29篇 |
人才学 | 20篇 |
人口学 | 15篇 |
丛书文集 | 279篇 |
理论方法论 | 69篇 |
综合类 | 637篇 |
社会学 | 125篇 |
统计学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135篇 |
2013年 | 93篇 |
2012年 | 103篇 |
2011年 | 96篇 |
2010年 | 82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11.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去符号化"——从"生活世界"的观点看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以"神化"、"泛政治化"、"单面化"为表现形式的"符号化"现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要重焕生机,必须采取"去符号化"策略,从"生活世界"观点看到,确立"为了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从生活中来以及让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回到生活中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去符号化"目标. 相似文献
112.
南方农民工小说的草根创作是农民工小说创作的半壁江山.底层平民立场是草根创作区别于农民工小说精英创作的重要特征.对分隔城乡户籍制度的否定、对现行城市治安管理的嘲讽与否定、对保护富人政策的质疑、对生存权平等与人格平等的吁求,是草根创作底层平民立场的具体表现.草根创作的底层平民立场既是一种"形而下"的创作姿态,又是一种贫民性的文化立场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3.
网络漫画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艺术,较之于传统漫画严肃的社会功能,更关注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具有反深度、 重感官和大众参与的后现代特质.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漫画从实践和审美两个维度对以传统漫画为代表的主流文化进行了催眠,以此来彰显其后现代的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4.
115.
刘旭光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1):47-53
当网络成为现时代的主要媒介时,它所呈现的"双向的去中心的交流"和理性自律个体的瓦解及其带来的霸权意识形态的瓦解,将对以网络为媒介的文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会在文学的各个层面,包括审美取向、创作方式、阅读方式、文本构成、流传方式等,带来深远的变革.同时,它也会为文学的发展带来一些现实的危机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6.
土地兼具财产价值和生产功能的双重属性。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财产化,造成大量的土地无效占有行为,降低土地利用效率并引发社会矛盾。国有农场实施“两田制”,通过收取土地承包费将土地的财产价值从私人手中剥离,恢复土地的生产资料属性,适应了城乡流动背景下的资源配置要求。两类制度实践表明,土地使用权去财产化是破解土地资源配置困境的关键。当前推进农地制度改革,除了要做好具体政策设计之外,还要在基本思路层面保持清醒。 相似文献
117.
马学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4):5-12
李大钊是中共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主张“灵肉一致冶和“物心两面冶的社会改造观。 早期他受托尔斯泰人道主义和泛劳动主义的影响,主张道德革命和精神改造,号召青年发扬劳动主义,到民间去与农民为伍。 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李大钊也主张物质改造运动,但他认为物质改造和阶级斗争仅是手段,最终还是要达到互助和人道主义的精神目标。 李大钊后来虽也提出“工人政治冶的表述,也领导了中共的工人运动,但随着都市工人运动的失败,他较早提出中国革命应依靠农民、应到农村开展农村革命。 深入研究李大钊的思想,对我们理解以无产阶级为基础的中共,从城市革命转向农村革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8.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99-110
立足于农村社会的发展,运用个体化理论对农村已婚妇女进城务工的经历进行个案考察。研究发现,农村已婚妇女在进城务工的过程中并未实现完全的个体化,而是表现出一种赋权与崛起、被动与失落共存的状态。性别差异、角色分工的路径依赖等是导致她们难以实现完全抽离的根本原因;个人独自承担外出务工可能面临的一切未知风险,造成了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她们进城务工行动一定程度的失败;加之嵌入的制度环境不完善,她们的个体权益与权利难以得到保证。农村已婚妇女进城务工的经历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社会个体化马赛克式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9.
120.
结合《朴通事谚解》这部作品时。去来”现象作共时研究.并对散见于其他作品或方言中的。去来”用例作历时研究。从中得出结论.在近代汉语中。“去来”是一个固定下来的词语。在近代汉语中.“去来”有三种用法。即实义动词、逆趋向动词和助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去来”用法基本消亡,仪在方言中还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