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7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1篇 |
劳动科学 | 174篇 |
民族学 | 8篇 |
人才学 | 38篇 |
丛书文集 | 337篇 |
理论方法论 | 62篇 |
综合类 | 890篇 |
社会学 | 148篇 |
统计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139篇 |
2013年 | 124篇 |
2012年 | 131篇 |
2011年 | 142篇 |
2010年 | 134篇 |
2009年 | 124篇 |
2008年 | 161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108篇 |
2003年 | 72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刘巧丽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9-11
鉴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境保护应成为民法的价值取向。而同质赔偿在应对公害民事侵权时表现出的缺陷与不足,及惩罚性赔偿特有惩罚性、预防性的特点使公害民事侵权有必要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未来《民法典》与相关立法应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如此才能充分保护受害人的权利,彰显民法正义。 相似文献
72.
论我国食品安全事故补偿基金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频频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了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广大受害者受到严重侵害却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和补偿,对社会稳定形成冲击。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具有高度补偿性和公益性的食品安全事故补偿基金制度。建立该制度首先必须考虑它是否能实现对受害人的及时救治和有效补偿,同时,必须切实做好基本模式选择、管理机构设置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73.
论著作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额的确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确定著作权的法定赔偿额,一直是困扰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难题。依据民法的侵权行为本质以及著作权的价值,著作权法定赔偿额的确定应采取基准式,应以作品的稿费、版税或许可使用费作为确定法定赔偿额的基准来确定法定赔偿额。同时,调查取证费和律师费等必要合理开支不应计入法定赔偿额,并要区别对待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侵权损害产生的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74.
徐冰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台,解决了我国有关交通法律法规粗放的问题。特别是其中的第76条,明确了道路交通中的赔偿责任属于侵权责任,其归责原则是根据当事人的不同性质来认定的,其立法精神和立法目的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75.
申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5):96-98
近年来,消费欺诈行为与惩罚性赔偿成为了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中的一个争论热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关于消费欺诈行为及其惩罚赔偿的规定,惩罚性赔偿适用的前是经营者的行为构成欺诈,且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被限定为"消费者".本文将结合有关案例对关于"消费者"的界定、消费欺诈行为的认定、惩罚性赔偿的适用等三个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6.
7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丰富的产品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大量缺陷产品流人市场,对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产品质量法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相似文献
78.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88-96
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规范较为繁杂,条文各自为政且不协调,有体系化之名而无体系化之实。一般规则的缺乏,使得现有的惩罚性赔偿法律规范体系既不能为司法实践提供明晰的指引,亦无法为未来之立法指明方向。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一般规则的建构,应在惩罚性赔偿制度之目的导向下,从三方面进行:其一,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在适用范围上仍不符合制度目的,宜在一般规则的指引下,通过制定或修改法律或是出台新的司法解释的方式予以拓宽;其二,我国惩罚性赔偿一般规则之主观要件,原则上可以“故意”统领与限定,体系下可以“重大过失”展开并有序扩张;其三,我国惩罚性赔偿一般规则之损害后果要件,应当与“损失”脱钩,代之以“情节严重”,我国惩罚性赔偿损害后果要件的三类规定,其实均可作“情节严重”之解释。 相似文献
79.
杨德文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4):57-59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权利主体因其生理、心理和精神利益受到损害,要求侵权行为人通过财产赔偿或其他形式予以救济的制度。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属财产赔偿责任,对被侵权人具有抚慰和弥补损失的作用,对侵权人具有惩罚作用。现行立法缺陷主要表现为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不明确,赔偿的范围太窄,赔偿标准不够统一等等。 相似文献
80.
补偿抑或赔偿?——工伤补偿与民事赔偿之竞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伤事故的复合性引起工伤补偿责任与民事责任竞合。工伤保险制度由近代侵权行为法规范逐渐演变而来,并形成多种损害填补制度并存的局面。选择何种损害补偿模式涉及劳动者、用人单位、社会多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工伤优先,其他民事损害赔偿为补充的补偿模式,可以在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基础上兼顾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