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40篇 |
免费 | 59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55篇 |
劳动科学 | 19篇 |
民族学 | 29篇 |
人才学 | 18篇 |
人口学 | 21篇 |
丛书文集 | 613篇 |
理论方法论 | 103篇 |
综合类 | 1194篇 |
社会学 | 96篇 |
统计学 | 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34篇 |
2022年 | 104篇 |
2021年 | 120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107篇 |
2013年 | 110篇 |
2012年 | 149篇 |
2011年 | 146篇 |
2010年 | 149篇 |
2009年 | 147篇 |
2008年 | 176篇 |
2007年 | 130篇 |
2006年 | 111篇 |
2005年 | 96篇 |
2004年 | 91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7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杨倩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2):33-38
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明和谐观,有必要去伪存真,还理论以本来面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本质的考察所做的双向维度,从源头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最高和谐境界,从而建构起科学的文明和谐观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站在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的辩证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上,才真正实现跨越传统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藩篱,并将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为其文明和谐观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唯物史观在考察文明演进的过程中,综合了社会历史观和主体价值观的双向视角,从而科学论证了人类文明的和谐走向不仅是纯粹的道德理想,还是历史现实自身的运动。唯物史观以文明的和谐程度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并且首先表现为生产力与人的双重评价尺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2.
15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84-191
分析了跨境并购税收利益冲突关系中的冲突主体、冲突客体,以及因不同层面的主体和与之对应的所得客体,而产生的不同层面的税收利益冲突,重点解构税收利益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国际税收实务中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4.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也是全球各国、各民族共同努力的一个方向。但是十分可惜的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又出现了另外一个令人不满意的趋势,就是边缘化。一些国家由于相对落后,或者是相对的贫乏,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被边缘的位置,一些产业也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5.
李婧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13-11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是把握马克思对于黑格尔哲学批判的关键文本。要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与现实性人文关怀的起点,就必须考察手稿所指出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异化"与"对象化"概念的含混使用。唯有获得清晰的"异化"概念,马克思才能在扬弃黑格尔思想的基础上展开真正的关于现实社会和生活的批判。 相似文献
156.
近年来,随着逆全球化风潮和保护主义的盛行以及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中国对外投资正在面临愈发严重的障碍.而在WTO多边框架遇阻的情况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已经成为支撑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重要依托.在上述背景下,基于中国与179个经济体的双边投资存量数据,在引力模型框架下采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了中国2003—2018年的对外投资壁垒,并利用基于组内均值匹配样本的双重差分(DID)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协定在降低对外投资壁垒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中国的对外投资壁垒特别是对于发达经济体的投资壁垒总体呈上升态势,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可以成为打破这一壁垒的有效途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政策效果存在较长的持续性,且这种持续性在发展中经济体之间更为明显;同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促进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在降低投资壁垒方面的政策效果.基于上述结论,未来中国应进一步促进与相关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的自由贸易谈判,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经贸交流,加快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7.
基于中国275个地级市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以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实施为准自然试验,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实证研究环境-经济双重红利效应的理论依据及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强化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并且该效应会随着地区经济水平提高而呈现边际递增的规律。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强化会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支出、倒逼企业创新、促进公众消费及人才流入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8.
金融创新对于促进企业污染减排、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科技金融作为一种旨在推动科技创新的新兴金融模式,为中国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构建科技金融与企业污染排放的局部均衡模型,将科技金融的污染排放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选取中国工业企业为样本,匹配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企业污染数据库、专利数据库和城市统计年鉴,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来评估科技金融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因果效应,并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及城市、行业、企业性质方面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实施显著降低了企业污染排放,分别使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6.1%和6.6%。机制分析发现,科技金融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规模效应)加剧了污染排放;通过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循环用水率、增加减排设备投资(结构效应)和提升技术水平(技术效应)降低了污染排放。并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大于规模效应。此外,科技金融的减排效应主要体现在大城市、高污染行业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研究结论为政府推广实施科技金融政策,探索现代化污染治理新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9.
本文通过对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进行分析,结合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提出了激励因素的双重属性。对于企业的薪酬管理来说,把握好员工期望的薪资临界线,合理分配定额基薪与浮动绩效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0.
本文利用我国2008年正式实施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这一外生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17年我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系统评估环境信息披露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克服环境信息披露的测量困难与内生性问题,首次考察环境信息披露的污染减排效果,并借助数理模型对其影响机制进行规范阐释。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能够显著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水平,且该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和长期性;同时,减排作用会随地区环境污染程度和环境规制力度的增强而呈现递增规律;此外,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其传导机制主要来自于产业结构转型和减排技术进步。为验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提供了平行趋势、工具变量、安慰剂等多种方法的检验结果。本文的研究在经验上丰富了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污染治理之间关系的相关讨论,为提升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水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