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6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11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281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3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根据师专一年级泛读教学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该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
绵绵 《人生与伴侣》2014,(12):20-21
【有点儿……肆无忌惮】不知道你们每个人的成长中,有没有过这样一种关系,彼此是发小、邻居、同学、朋友、闺密,然后还是……仇人。就如我和小软。是四五岁的时候,那天傍晚,住在前排的小孩忽然跑到我家说,阿宝,快出来看,你家隔壁搬来一个小孩,和你很像呢。当时我在做什么?对,正眼巴巴等着碗里的瘦肉粥凉下来,那是我期待了一整天的瘦肉粥。  相似文献   
83.
中国传统的诗学批评多重直觉与感悟,多为随机随兴、点到即止的印象批评。至清代,因“厌倦主观之冥想、尚客观之实证”的朴学极为昌盛,诗学的批评方法也随之发生转变。批评家们吸收朴学的考据法、综合归纳法等较科学的方法,使中国诗学的实证性、系统性、学术性大大增强。中国诗学由此而逐渐融入现代理性主义精神和实证方法,逐步走向诗学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84.
李明 《船山学刊》2014,(1):104-110
钱穆的一生,亲近过佛学经典、亲历过佛教修行、进行过禅学研究、参加过禅学争论、接受过禅宗大师影响,与佛与禅都有极大的因缘。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背景下,钱穆的禅学研究是以中国文化和儒家文化为本位的。他指出,从佛教发展的角度来看,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是佛教中国化的"中心台柱";从佛教中国化的历程来看,禅宗堪称佛教史上的"宗教革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禅宗是中国历史"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中国文化与异文化融合之典型。在20世纪关于《坛经》及其作者的争论中,钱穆反驳了胡适的观点,并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考据在禅学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注意了禅宗思想中的"悟"与"修"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5.
朱子认为,未发是"思虑未萌而知觉不昧"的状态。有学者将"未发"解释为"没有任何意识的状态",也有学者把未发当作"无意识"或"潜意识"[1]等概念来解释。以现代研究者能够理解的语言方式,从未发不是"没有任何意识"的状态、未发是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还没发出的意识状态、未发是"积极指向活动"还没发出的意识状态、"思虑未萌"与"知觉不昧"并不相冲、以及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探讨未发之道德心理学中的涵义等五个层面分析朱子修养论结构中未发概念的涵义,可以得知未发是脱除"主观态度"的纯一状态的意识。研究朱熹未发概念之道德心理学的含意,不仅能够阐明朱子未发功夫在修养论中的意义和效果,同时还具有伦理学、道德心理学、行为理论和精神分析等研究领域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
在存在私有制的社会尽管实际上也可以消灭一切剥削和剥削阶级,但还是会有贫富差异和贫富阶层。这是否意味着最终还是需要消灭私有制?答案是否定的。一个理由是,消灭了私有制就等于消灭了最基本的按劳分配,于是人们就会因为“懒汉搭便车”的问题而陷入共同贫穷;另一个理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活资料私有制密不可分,要想彻底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还得同时消灭生活资料私有制,而这是无法做到的。那么,是不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可以按需分配的程度,就可以完全取消生产资料私有制了?也不是,因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将来无论多么发达,实际上也无法真正做到按需分配。那么,是不是当劳动成为了“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的时候,具有按劳分配功效的私有制就成为了多余?仍不是。因为能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的劳动只可能是创造性的劳动,而非创造性的劳动如果没有按劳分配的激励,还是不会有人愿意去干,从而会使整个社会生产的运转发生中断。如此一来,假如私有制必须永远保留,岂不是永远也实现不了共产主义社会了?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值得追求,在于我们认为它是最好的社会。但好社会其实不应该从制度维度确定,而应从价值维度确定。“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正是马克思为好社会预设的终极价值。因此,能否实现没有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其实不要紧,只要人们生活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水平不断被提高的共发主义社会就行。  相似文献   
87.
佛法大意     
《老年人》2015,(2):46
一禅师见秦望山上松枝茂密,遂居于树上,有如鸟儿筑巢而栖。久了,人们称他为"鸟巢禅师"。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曾拜访鸟巢禅师,见他待在树上摇摇欲坠,甚为担心,提醒说:"禅师住处甚为危险。"禅师说:"太守的处境比我更危险。"白居易问:"弟子为一州太守,主镇江州,何险之有?"  相似文献   
88.
通过“悟”与“思”这两个重要的美学概念 ,可以透视出中西方不同的审美体验方式。本文从“悟”和“思”的源起及其进入审美体验领域的发展过程 ,审美体验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审美主体的思维特征 ,审美体验的本体以及中西两种审美体验方式差异之根源等方面进行论述。“悟”与“思”留给我们的启示有二 :一、在“全球化”业已来临的时代 ,中西美学势必出现融合的趋势。二、在美学的重建上 ,中西美学不约而同寻到了“诗化之路”。  相似文献   
89.
1954年的《日内瓦协议》给老挝留下对内政治解决巴特寮问题、实现和平统一,对外走中立主义道路两大历史难题。美国奉行冷战意识形态,执意把老挝打造成“遏制共产主义”的堡垒,阻挠《日内瓦协议》的实施;中国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日内瓦协议》的实施。两条路线在老挝展开竞争,致使东亚冷战的中心向老挝转移。在此背景下,梭发那·富马亲王在保住美国援助的同时,通过与中苏接近、走中立主义道路,取得因应内外压力的筹码,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此后,富马偏离中立主义道路,导致他在1958年被美国和老挝右派联合推翻。但美国并未达成预期目标,反而深陷老挝内战泥潭,实力和信誉受损。由此可见,中小国家的政坛精英并非被动因应冷战格局,而是积极利用阵营对抗实现内外诉求,这对理解当今东南亚国家的战略选择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0.
"三上"企业是指符合国家统计标准的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宿餐饮业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资质等级以内建筑企业.近年来,随着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三上"企业不但数量增加,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其经济总量在自治区第二、三产业中,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均占较大比重,成为自治区经济的重要支撑,其数据质量对搞准自治区国民经济总量、结构、效益、速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三上"企业统计数据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