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1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8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6篇 |
人才学 | 21篇 |
人口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78篇 |
理论方法论 | 17篇 |
综合类 | 459篇 |
社会学 | 58篇 |
统计学 | 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56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62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倪鲁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21-24
就FSS-01不锈钢热加工工、冷加工反复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最终得出FSS-01加工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102.
王夏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26(4):66-68
对截面尺寸较大、结构复杂的40Cr钢件采用常规热处理工艺变形大,难于满足技术要求,经过工艺改进:受只了亚;淬火工艺,结果表明:亚温淬火工艺在保证原工件性能的情况下,显著减小了淬火变形,避免了开裂,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3.
从文学的角度审视《庄子》,可见其中广泛地使用了变形艺术方法。该书广泛运用变形之法,与作者深受楚文化之影响有关。楚人的思维方式,楚文化圈流传的远古神话,楚地的艺术创作,均是促使《庄子》变形之法广泛生成、运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阶梯梁弯曲变形的普遍表达式,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该表达式对阶梯梁的计算机分析和优化设计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4)
飞天图像是丝路沿线人民在文化互通或交流过程中熔铸共生的审美符号,其图像文本的具体生成过程和类型特征在不同历史阶段有其差异性。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图像、影像、声像等诸种类型的飞天形象及其审美变形机制。文化创意时代,审美消费成为文化经济社会的重要驱动力,审美消费不同于物质消费的地方在于其主要指向情感和意义系统,"飞天"图像也逐渐成为构建审美共通感的典型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06.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40-44
卡夫卡的《变形记》将肉体的生命动态引进现代生存诗学的理论视域,以身体感官的真实表达来诠释现实世界的生存逻辑与隐秘的个体自我建构间的矛盾。卡夫卡的变形以一种分裂的思维原则和艺术手法开创了个人与世界融合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7.
岩体力学参数存在随应力状态不同而变化的特性,称为应力状态效应。岩体力学特性的实测值具有空间场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地应力(或围压)的有规律变化是造成岩体力学参数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实测地应力多具有较大的离散型,尝试利用反演方法获取地应力场信息,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实测岩体变形参数与地应力的经验关系,以研究岩体变形参数的应力状态效应。通过一工程实例研究:得到地下厂房区域的岩体变形模量为16 GPa左右,与反演分析结果也比较符合;通过应力状态效应研究得到的岩体变形参数物理场,是一个渐变的物理场模型,是更为符 相似文献
108.
在开发双重变形介质油气藏过程中,储层岩石应力敏感性会明显影响油气藏的开发效果。在考虑储层双重介质和变形特性的基础上,引入渗透率应力敏感系数,建立了双重变形介质气藏不稳定渗流模型(包括:无限大边界气藏、圆形封闭边界气藏、圆形定压边界气藏),通过Laplace 变换,得到了模型的 Laplace 空间解析解,利用 Stehfest 数值反演得到实空间的解。根据实空间中无因次产量与无因次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分析了储容比、窜流系数、无因次应力敏感系数、表皮系数对气井流量动态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科学合理开发双重变形介质气藏、保证气井和气藏正常生产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刘捷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3)
<山海经>中保存了中国最原始的神话资料,同时也保存了中国古代社会珍贵的文化信息.提取<山海经>中的变形神话,并对其中所包含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发现,变形神话中不但有社会道德体系和群体权威的构建,还有原始生命意识的反映,同时,变形神话对整个族群的文化传统在文化交流中的保持和变化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人类的功利心理与神圣的社会体制由此在变形神话中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变形神话也因此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随着乡土小说的产生,土地也成为文学中主要的意象之一,综观乡土小说的文学表达,土地意象表现出三种主要的文化特征:基本特征、变形特征和代际特征.基本特征表现为根植于老中国儿女的精神记忆中的地母意识,变形特征是指从土地崇拜中衍生出来的悲剧性和灾难性,而代际特征则呈现了中国农民从守护土地到拒拆土地的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