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7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72篇
理论方法论   88篇
综合类   1115篇
社会学   78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莫言仅用43天的时间就创作了近50万字的《生死疲劳》,其创作速度之快、文本之厚重、情节之复杂都令人惊奇。《生死疲劳》的成功与莫言独特的叙事策略密不可分,"六道轮回"的叙事模式、灵活多变的叙述视角以及怪诞传奇的叙事情节,不单是吸引读者的因素,更是文本构造的支柱。  相似文献   
102.
“虎”这一意象,无论其作为善的代表,还是沦为恶的象征,在韩国古代叙事文学作品中的地位都举足轻重。探究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它又与古朝鲜和中国古代的地理位置以及民众的图腾意识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03.
美国著名作家菲兹杰拉德的不朽名篇<大人物盖茨比>是美国小说史一部现代叙事艺术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一改传统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以一个全新的切入点把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起来,有力体现了菲兹杰拉德对叙事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4.
职场趣事     
1.同事问我:"如果你中了五百万,你准备做什么?"我:"去北京买套房。"同事:"那剩下的钱呢?"我:"剩下的按揭呗。"2.学驾照时,悄悄给教练递了个红包:"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您拿去抽烟。"没成想教练正义凛然地说:"对不起,我们有规定,不能收红包。"说完把红包塞回给我,留下了钱!3.到深圳出差归来。同事问我:"深圳好玩吗?"  相似文献   
105.
黎平 《经理人》2010,(7):86-87
短短几月,房地产行业冰火两重天。“史上最强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之后,住建部、国土部、央行、银监会等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政策给楼市降温。如此密集的政策打击,令不少房地产业的老江湖也感到空前的茫然。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用“焦郁碌”三个字来表述房地产业界当前的状态——焦虑、忧郁、忙碌。  相似文献   
106.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段汉武教授撰,海洋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该书全面回顾和梳理了百年来中国学者书写英国文学史的成果,归纳、分析和研究了中国学者在英国文学史书写中对诸多问题的处理,包括文学史观问题,文学史的分期问题,文学史叙述中的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强行闯入了我们的意识" 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杰弗里·瓦瑟斯通说,现在世界不怎么说"后冷战时代"了,居然悄悄议论起"后西方时代",议论起中国如何改变世界。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强行闯入了我们的意识。""如果我们想了解世间的万事万物,那么,就必须去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108.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一种新的代表商业消费主义的理性文化在现代都市环境的孕育下迅速成长壮大起来,并以文化霸权的形式制约着当前的文学创作.本文从新兴"晚生代"作家群体的小说创作出发,揭示他们在面对这一纷繁复杂的都市现实时所独有的文化心态、叙述困境、情绪表述以及精神的失落与迷惘,探讨其文本创作所特有的现代都市文化语境与内涵.  相似文献   
109.
胡润率先公布了2009年内地财富榜单的冠军和亚军后,最令人意外的是,夺盈的是比亚迪的创始人,43岁的王传福,他以350亿元的身价位列之首。  相似文献   
110.
缺失了战争背景的衬托,军人形象的再造成为创作者探讨的热门话题。小说《最青春》把视角聚焦到一群80后、90后军人身上,生活琐事的无聊、官兵之间的智力角逐、网络战的想象构成了当下军人生存和理想的状态。消费文化语境中军人传统价值的断裂与个体欲望的膨胀是作品思考的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