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7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75篇
理论方法论   89篇
综合类   1118篇
社会学   78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最近提出“如何以世界眼光谋划广东”,就这一主题,2007年12月29日,本刊邀请了被誉为“中国首席城市经营与产业战略专家”的王廉先生,侧重经济方面进行了座谈。本文是王廉先生所论及十个话题的谈话记录。本刊今年将系统报道“如何以世界眼光谋划广东”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2.
通过对小说叙事理论有关叙述不可靠性的分析,论述戏剧与小说叙事交流模式及其叙述不可靠性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第十二夜》剧本文本中奥丽维娅和托比老爷的不可靠叙述,旨在揭示不可靠叙述在戏剧文本中的功能及剧作者运用这一创作技巧的深层意图。  相似文献   
153.
《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这个课题具有综合性系统研究的性质,又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一不要说需要涉及的学科,诸如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史和文学史学、现代叙事学、女性主义批评学等门类繁多,就说题目标示出的“社会性别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间的跨度就足以令人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54.
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对莎士比亚的戏剧的叙述特征作了总体上的宏观探讨,提出莎剧在叙述上具有写意化较强的假定性和剧场性。这种叙述特征表现为设置隐含作者造成离间效果,通过意象叙述和非代表性台词叙述(包括独白、旁白和开场白叙述等)来实现。莎剧的写意化叙述特征具有超前的现代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5.
柳德米拉·彼得鲁舍夫斯卡娅是当代俄罗斯著名的女作家,与乌利茨卡娅、托尔斯泰娅并称“俄罗斯女性文学的三套马车”。彼得鲁舍夫斯卡娅的代表作《夜深时分》不仅真实地再现了普通人的生活图景,更展现出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本文从视角、叙事话语和叙述时间三方面分析《夜深时分》的叙事特色,探求作者的叙事手法所取得的效果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6.
《洛丽塔》通过其主题的多意性,主人公之间的象征式的结构,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怀疑与否定,自我指涉和自我相悖式的情节与结构,机智幽默而多意的语言等,体现了一种后现代文学的精神特征,开创了后现代主义的先河。  相似文献   
157.
<朱古达战争>是古代罗马史家撒路斯提乌斯的第二部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结构上它都比撒路斯提乌斯的第一部作品<喀提林阴谋>更加成熟.它叙述的是罗马同北非小国努米底亚之间发生的战争.在这部著作中,撒路斯提乌斯详细描述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尤其关注作为地中海强国的罗马在战争中屡战屡败的原因.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罗马社会道德的败坏是罗马共和国走向衰落的最主要因素.撒路斯提乌斯在作品中多次使用插叙这种叙述手段,这些插叙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而且突出了作品的主题:罗马美好的道德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相似文献   
158.
余世民  胡海  罗燕 《江右论坛》2007,8(4):12-14
本文通过叙述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阐述了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理论观点,其激发效应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9.
明清传奇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已是成熟的戏剧形态。它在保持中国古典戏曲特有的戏剧性的同时,又增强了戏曲的叙事性因素。明清传奇叙事主体的强化,叙述时空的拓展,叙事结构的程式化以及构成戏剧结构的种种叙述手段,把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最具文人化特色的戏剧的显在叙述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了体现了明清传奇作家对戏剧叙事策略的自觉把握和对叙事技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0.
本文认为莫泊桑短篇小说的叙述方式主要表现为:在楔入观察的影响下,形成以“人物——叙述者”为中心的多层次多变化的独特方式。这一方式又变化为四种形式:(1)“人物——叙述者——他”讲述自己的故事,叙述者不是焦点人物,主角另有其人;(2)“人物——叙述者—他”讲述自己的故事,叙述者是焦点人物,是小说的主角;(3)“人物——叙述者——我”叙述“我”所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件,“我”不是焦点人物,主角另有其人;(4)“人物——叙述者——我”讲述自己的故事,我是事件的参预者,叙述者,暗含的作者,还是焦点人物,小说中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