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75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45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01篇
理论方法论   121篇
综合类   2406篇
社会学   21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71.
新时期以来,文学中日常叙述的发展与新的日常生活理念密切相关,其中常态化生活观念和还原性思维发挥着笼罩性的影响。起初,“回到日常”与对日常人性的想象,为“文革”后人们抚慰伤痕心态,走出激进革命提供了途径。随着社会转型和新意识形态的渗入,当下中国的日常生活观念和日常意识逐渐凝固为一种“新常识”,使得文学的日常叙述日趋窄化,其中包含的可能性逐渐弥散。只有破解“新常识”,反思当下日常观念的深层局限,重构日常意识,才能激活包括日常状态在内的整个生活系统,使文学摆脱日常叙述的困境。  相似文献   
872.
书坊     
《中国民族》2014,(2):80-80
正《惊玉记》这是国内第一部关于新疆和田玉以及维吾尔族少女爱情的长篇风俗小说。小说背景位于盛产玉石的新疆和田,以玉石为线索,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探究自身家族的秘密,外部世界的秘密,河流的秘密以及青春成长的秘密,整部小说具有十分浓郁的民俗意味,并以一个外省的汉族人的目光,把读者带入了盛产玉石的南疆和田:月圆之夜"少女没水捞玉",白  相似文献   
873.
非言语交际信息在文学作品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部分,读者可以借助这些信息更加透彻地了解作品中人物的真实性格。本文以精读课文《最危险的猎物》为例,详细分析文中与扎洛夫相关的非言语交际信息及其蕴涵的人物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874.
对叙述话语功能的探讨以故事与话语之分为基础。这一区分是叙事学不可或缺的前提,但也遇到了各种解构性的挑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著名美国文论家乔纳森·卡勒对这一区分的解构。本文首先对卡勒的解构加以更有说服力的反解构,然后探讨叙述话语的三种主要功能:选择、组织、评论故事成分。就选择功能而言,以往的批评家或者忽略这一功能,或者聚焦于话语如何选择事件来组成情节,本文则聚焦于话语如何为了特定目的而选择偏离情节的故事成分,并加以前景化的再现。就评论功能而言,我们也尤其需要关注偏离规约、打破读者阐释期待的叙述评论。就话语的组织功能而言,本文着重探讨话语如何微妙地组织两个并行的叙事进程,一个是表层的;另一个是深层的,后者承载作品的深层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875.
小说对话参与小说文本的建构,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它是人物与人物交流的表现形式,也是作者与读者沟通的媒介;《在水仙花心起舞》正是通过有限的人物对话,使小说主人公阿丹这一形象跃然纸上。本文拟从言语交际和对话认知两个方面对文本中的对话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76.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中的苏区书写,自新中国成立即已开始,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结束.苏区叙述在文学史编纂中的起伏变化直至"离场",关联着文学史书写的整个思潮背景的动态变迁,也关联着社会转型期文化价值的不断调整.在如今倡导"文化自信"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语境下,将苏区文艺重新纳入人民文艺的叙事脉络,使其重返文学史场域,以期完整描述二十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图景,其应成为传承苏区精神的重要路径与课题.  相似文献   
877.
晚清出使日记兼具公务咨报与个人书写的特质,特殊的文体性质限制了自由表达、随性书写的可能。在涉及政治、民主、改革等敏感话题时,作者采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叙述策略,辅以"泰西近古"和"西学中源"说,既维护了国人的自尊心,又为借径西方扫清了心理障碍。出使日记虽以记录为国折冲樽俎的种种细节为要务,但亦有绘声绘色的小说笔法,这种游记与小说的越界并非有意识的文体实验,而是出于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赋予西方戏剧、油画等艺术形式强烈的道德教化功能,以实现振兴民气、改良社会的宏愿。使臣实录与小说笔法的杂糅打破了传统文章体制的局限,呈现出文体的多义性和混杂性,在近代文学祛旧趋新的嬗变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8.
879.
《百年孤独》在叙事方面,最为人们称道也最具开拓性的地方,就是"超时间"叙事视点的运用。具体做法有四:运用循环叙述或回环式叙述;在叙事过程中不时插入对未来事件或以往事件的叙述、交代;用一个叙事单位(一句话或一个自然段落)叙述、交代一个较长时间段发生的事件;运用叠加叙事。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之所以运用"超时间"叙事视点,既有内容表达方面的考虑,也有审美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880.
从认知角度对英汉言语行为动词的可比性进行探讨,然后就认知语言学的距离象似性、图形-背景和意象图式理论对英语言语行为动词进行了认知结构分析,以探讨其对英语学习者习得言语行为动词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