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1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9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103篇 |
人才学 | 20篇 |
丛书文集 | 384篇 |
理论方法论 | 50篇 |
综合类 | 740篇 |
社会学 | 132篇 |
统计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119篇 |
2013年 | 90篇 |
2012年 | 81篇 |
2011年 | 110篇 |
2010年 | 149篇 |
2009年 | 111篇 |
2008年 | 116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文章认为目前中国国内有两个经官方批准的彝文文字方案 ,经国务院批准的四川规范彝文和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云南省彝文规范方案 ,这一事实说明关于彝文文字类型问题的讨论还没有结束 ,还有必要进行探讨。文章首先论述了作者对彝文特点的认识 ,进而对学术界关于彝文类型问题的各种观点、认识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文章认为目前学术界提出的各种观点和提出的证据都不能完全解决彝文的类型问题 ,而彝文文字通常以音节作为分界线 ,这一分界也正是对彝文文字类型进行划分发生刍论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3.
论楚地古道教与《楚辞》浪漫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伦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0(3):9-12
闻一多所揣度的古道教,确曾在古代楚地盛行过,这可从楚史、《楚辞》和有关记载道教人物的古代典籍中找到大量根据。而《楚辞》的浪漫主义则是渊源于这种古道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祁山古道中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海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1):56-60
祁山古道中段指西秦岭南支和北支之问的部分,分为寒峡支道和黑谷支道。一、寒峡支道。起于今礼县长道镇,溯西汉水支流漾水河南下至西和县城附近,经骆谷径、龙门径和威武径南下与南段接通:1、骆谷径。在今西和县城折向西南顺洛峪河南下,渡西汉水,在今平乐镇与覆津道连接。2、龙门径。在今西和县城向东南翻越红岭山,经石峡镇坛土关至成县纸坊镇分三路,一路顺甘沟河南下,经府城镇至太石河渡西汉水,接南段覆津支道;一路经小川镇南下。于镡河南渡西汉水接唐鸣水道;第三路东经殿山梁、白洼崖或西狭栈道至同谷古城,接青泥河道、木皮岭道、白水路和青泥岭道。3、威武径。起于西和县城北,东南经芦河、草关村、上六巷、下六巷至石峡镇与龙门径汇合。二、黑谷支道。该道起于白关堡,经汪川、苏城、黄渚、水泉南下至成县。 相似文献
105.
106.
朱正义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9(1):15-24,9
关中语言是汉语中一支很古老的方言。周代“雅言”即镐京话,是有典籍可考的第一个汉族通语,是关中方言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7.
彭学礼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0,(11):159-160
要学好萨克斯,首先要喜爱萨克斯,并付出刻苦的努力,每天坚持有固定时间练习,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养成良好的萨克斯演奏习惯。无论是演奏练习曲还是乐曲,都要有饱满的气息、优雅的演奏姿势、较自然的口型、熟练的指法、优美的音色、清晰敏捷的吐音、优美流畅的连音。要用心去学习练习曲,它将检验我们的气息、口型、运指、音符、节奏、力度、速度、技术、技巧是否已经掌握.从中还会学到更多的节奏音型,遇到较复杂的节奏音型时,我们要放慢速度,反复练习,直至练熟为止。演奏乐曲要把握好乐曲的风格,控制好乐曲的力度、速度,掌握好乐曲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08.
传统文论诠释中的视界融合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圣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
在中国社会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学乃至整个文化观念似总难摆脱“荣今虐古”与“荣古虐今”之二元对立,这在中国文论研究中表现为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视界融合”问题。古文论研究主要是对传统经典的诠释活动,其中传统经典的历史视界与现在研究者的理论视界之间必须保持必要的张力,这种必要张力的废弛是导致学术视域封闭化进而产生“荣今虐古”与“荣古虐今”二元对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古与今、中与西等不同文化视野之间不断的良性的深度融合,乃是超越这种二元对立、充分展示人类文学思想丰富性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国文论走向融会贯通、综合创造进而形成一种开放的理论视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9.
韩烈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1):114-118
艺术发展是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此 ,晚清学者刘熙载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他强调文艺的时代性 ,重视在用古中变古 ,坚持个人在文艺发展中的创造作用。这方面 ,他继承和发扬了前贤文艺理论的优良传统 ,又提出了自己的精辟见解。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