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9月25日上午,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刘延国会见了由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组织,以台湾大学地质学研究所陈正宏教  相似文献   
22.
20世纪40年代去台知识分子是影响台湾政治和文化生态的重要力量。在台湾光复过程中,其成为中国文化重心在台重建的核心群体。国民政府迁台时期,随着大批精英知识分子的涌入及台湾新教育体系的建设,五四精神和传统文化在岛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兴。去台知识分子的坚守传承对台湾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为两岸文化脐带的永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23.
大学章程是大学治理的基本依据,对大学内部治理至关重要。通过对《吉林大学章程》与《台湾大学组织规程》内部治理结构和要素的比较,发现在校长选任与权责、学生权利与权力、内部决策的程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大陆借鉴先进经验,完善大学章程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贾春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9(2):F0003-F0003
2006年12月10—20日,以中华女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石春珍同志为团长、女性学系全体教师为主的“女性学课程及其特色”学习考察团一行15人,在丹桂飘香,和风送爽的美丽宜人的金色季节里,应邀来到了祖国美丽的宝岛——台湾,对以台湾大学性别研究中心妇女研究室为主的4所高校进行较全面的学习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25.
这些年来参加的学科评估活动相当频繁。既作为本学科的负责人接受别人的评估,也作为“评委”参加对外校学科的评估。评来评去,不免心生厌烦,觉得这种评估过于烦琐,而且时常流于形式,对于实际的学科建设并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2005年初,我收到台湾大学校长陈维昭签署的邀请函,请我作为“评鉴委员”赴台参加台湾大学中文系的“学科评鉴”.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不知海峡对岸的“学科评鉴”是怎样进行的?我们也许能从中学到一些有益的经验?于是暂时排开心头对评估活动的厌烦感。爽快地答应了对方的邀清。  相似文献   
26.
《统计与社会》2006,(4):17-17
第二届“感受西部——海峡两岸学子牵手丝绸之路行”活动,今天在兰州启动。来自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台湾大学、成功大学、阳明大学的加多名师生,将和兰州大学部分师生一道,携手踏访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27.
《市民》2006,(7):128-129
孔子的思想无疑有着永恒的价值,而对于每个人,其价值大小,则在于其生命中具体的实践与体认。 “以前学习孔子,是希望考试得高分;现在学习孔子,是期盼生活有智慧。”傅佩荣先生在各种演讲场合,常以这句话为开场白,阐述他在现代社会中推广儒家思想的动机。 傅佩荣先生,1951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 作为一位集述作于一身的演讲家,傅佩荣每年举办近200场人生哲学讲座.从台湾、新加坡、香港到中国大陆,从文化中心到寺庙.从学校到行政机关,都可以见到傅的身影。他在台大开设“哲学与人生”课程17年,座无虚席,受教者上万人,被台湾大学生社团推选为“最优通识课”。今年8月,傅佩荣应《市民》杂志等机构与学术单位之邀,在京沪等地开设讲坛,与各届人士畅谈孔孟老庄的精神世界与时代价值。 如何认清时代的脉动?如何激发生命的潜能?如何再创文化的生机?傅佩荣再三强调,经典中蕴含着关于人类如何安身立命的深邃思考,所以,对于经典的讲习,可以开掘新的人生资源与动力,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功能。 本文系编者从其最近演讲中节选编辑而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8.
张建华  温杰 《江汉论坛》2007,(10):142-143
首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暨庆祝张培刚教授95华诞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6月9-10日在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分会主办,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承办.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80余名经济学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这既是一次庆贺张培刚教授95华诞的盛会,也是我国发展经济学界的一件盛事.  相似文献   
29.
李弘祺 《船山学刊》2006,(4):221-222
邓洪波先生最近为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写了《中国书院史》,作为研究成果出版。这是他长年研究的成果,先以简体字在大陆出版。现经修订及扩充,正式用繁体字在台湾大学出版。我相信这本书会很快成为书院研究的里程碑,将来要引用的人会不计其数。邓先生这本书最大的长处就是它丰富的资料。《中国书院史》是我到目前所见到引用有关基本史料最为丰富的书。范围广及正史、文集、书院志、地方志、甚至于笔记、小说、以及近、现代档案。用力之勤,无出其右者。这本书的第二个长处是它对书院理想的新看法和广义的见解。邓先生固然承袭二十世纪初…  相似文献   
30.
傅斯年是光复后台湾大学的第四任校长,也是真正实现学校从工具型大学向学术型大学转变的关键人物.他执掌校印时间虽然并不很长,但他对台湾大学的改造却是影响深远的,尤其是他对大学精神的重建.他不仅提出了“大学独立,学术自由”的教育理念和“敦品、力学、爱国、爱人”的校训,力图以此建构台大人的信念,凝聚台大精神品质;而且运用他过人的胆识和魄力,努力加以落实和维护,为战后的台湾大学教育留下了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